文章来源:
陈志明,马华松,吴继功,等.全脊椎截骨梯次矫形治疗重度脊柱角状后凸畸形[J].实用骨科杂志,,24(10):-.
摘要
目的评价后路全脊椎截骨梯次矫形治疗重度脊柱角状后凸畸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年1月至年12月,前瞻性采取后路全脊椎截骨梯次矫形技术治疗重度脊柱角状后凸畸形患者37例,男16例,女21例;年龄11~58岁,平均28.6岁。所有入选患者均于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时测量后凸Cobb角、侧凸Cobb角、冠状位躯干偏移(trunkshift,TS)和矢状面平衡(sagittalverticalaxis,SVA)等影像学相关参数。同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SF-36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The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评估其临床疗效,使用Frankel分级法评价患者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情况,并对围手术期并发症进行分析。
结果手术时间平均(.9±.3)min(~min),术中出血量平均(.7±.6)mL(~mL),随访时间平均22.5个月(12~40个月),术前后凸Cobb角平均(±20.4)°(91°~°),侧凸Cobb角平均(87.2±45.2)°(0°~°);术后后凸角平均(46.8±21.5)°(10°~°),侧凸角平均(49.1±26.9)°(0°~°),矫正率分别为62.3%和45.2%;末次随访时后凸、侧凸Cobb角有轻度丢失,但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S由术前的(38.6±17.2)mm减少至(11.5±11.2)mm,SVA由术前(33.5±11.4)mm减少到术后(9.6±7.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和末次随访时的SF-36、VAS、ODI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14例次(37.8%)患者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其中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4例(10.8%),包括完全性脊髓损伤1例,一过性神经功能障碍3例;非神经系统并发症10例次(27%),包括胸腔积液2例,切口愈合不良3例,消化系统并发症3例;螺钉松动拔出1例,螺帽脱落1例。
结论后路全脊椎截骨梯次矫形是治疗重度脊柱角状后凸畸形的有效手术方法,但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多,应充分重视围手术期并发症。
关键词
角状后凸畸形;侧后凸畸形;后路全脊椎截骨;并发症典型病例19岁男性患者,神经纤维瘤病,重度脊柱侧后凸畸形。在外院曾行后路单侧内固定术,侧后凸畸形未做矫形,术后10个月发生内固定棒断裂,胸背部疼痛,行走下肢无力。在我科行经后路全脊椎截骨梯次矫形术治疗,脊柱畸形矫形满意,术后随访侧凸和后凸维持良好,内固定无松动或断裂。手术前后影像学资料见图1~6。
作者简介
陈志明(-),男,副主任医师,解放军医院骨科,全军脊柱外科中心,。专业方向:脊柱畸形、脊柱退行性病变、脊柱脊髓损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获得卫生部课题1项,总装试验技术课题2项,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1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著十余篇,SCI论文3篇。获军队医疗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现任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肢残康复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常委,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脊柱脊髓基础研究学组委员,北京市医学会骨科分会青年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骨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医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想要阅读稿件全文,手机婴儿白癜风怎么治北京中科高效抗白个性施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