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通脊柱侧凸锻炼操,你做对了吗

时间:2019-3-6 5:56:35 来源:脊柱后凸

生长发育期间原因不清的脊柱侧凸称为特发性脊柱侧凸。青春期是骨骼生长发育迅速的阶段,也是侧凸进展增快的时期。

脊柱侧凸不仅造成躯干畸形、塌陷、疼痛等症状,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对心理健康也造成极大危害。发病较早或严重的脊柱侧凸还会导致肺发育不良,肺不张、心肺功能不全和截瘫等严重并发症。

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是治疗成功的关键,那么如何早期发现脊柱侧凸呢?

1

观察双侧的肩部、肩胛骨、腰凹、骨盆,是否对称。即有无高低不平。倾斜、旋转、侧弯的症状,不对称者为异常。

﹏﹏﹏﹏﹏﹏﹏﹏﹏﹏﹏﹏﹏﹏﹏﹏﹏﹏﹏﹏﹏﹏

2

让孩子站直、双臂向前伸直,手心并拢同时向前低头,弯腰。双手对准两脚中间位置。此时从后面观察双侧腰背部是否对称,有一侧隆起者为异常。

﹏﹏﹏﹏﹏﹏﹏﹏﹏﹏﹏﹏﹏﹏﹏﹏﹏﹏﹏﹏﹏﹏

如果您的孩子出现上述症状,建议您医院就诊、治疗。

脊柱侧凸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脊柱侧凸的治疗可分为两大类,即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非手术治疗方法中最主要和最可靠的方法是支具治疗。

一般20度以内的特发性脊柱侧凸,可先进行严密观察,如果每年加重超过5度,则应进行支具治疗。

首诊25度~40度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应立即进行支具治疗,因为这一组病人60%以上会发展加重。

而胸弯大于45度、胸腰弯/腰弯大于35度者,支具治疗不能控制,或侧弯快速进展者,以及腰背疼痛明显或者有神经压迫症状者都需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那么问题来了,对于侧凸角度小于25度的孩纸,我们就束手无策只能坐等任其自由发展吗?对于侧凸角度在25度~40度的孩纸,在行支具治疗之余,我们就只能听天由命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接下来,医院脊柱畸形和脊柱疑难疾病团队就有一套简单可行并且有效的脊柱侧凸锻炼操深情大放送给大家!

每天在闲暇之时来上几组脊柱侧凸锻炼操,那效果简直杠杠的!

下面我们就进入主题:

1

左/右侧屈

动作要领:

两脚开立与肩同宽,向左(左弯)/右(右弯)侧做侧屈运动。

在动作过程中强调双腿伸直,不要移动双脚。

每次动作保持5秒,每组重复20~30次,共练习4组。

起始姿势:

当脊柱主弯向右弯曲时,躯干向右弯:

当脊柱主弯向左弯曲时,躯干向左弯:

2

站立转体动作

动作要领:

两脚开立与肩同宽,扭转躯干,向左/右侧做转体运动。

完成一次体转后,两臂轻置体侧,再重复上述动作(注意:不要做另一方向的体转动作)。

在动作过程中强调双腿伸直,不要移动双脚。

每次动作持续5秒,每组重复20~30次,共练习5组。

起始姿势:

当脊柱主弯向右弯曲时,躯干向右转:

当脊柱主弯向左弯曲时,躯干向左弯:

3

坐位左右侧屈

动作要领:

如图侧向坐于地面,向左(左弯)/右(右弯)侧曲。

每次动作保持5s,每组重复20~30次,共练习5组。

当脊柱主弯向右弯曲时,躯干向右弯:

当脊柱主弯向左弯曲时,躯干向左弯:

4

小燕飞

动作要领:

在硬床上或干净的硬质地板上,取俯卧位,双臂向后在背部十指交叉,同时轻轻抬头。与此同时,双脚轻轻抬起,腰底部肌肉收缩,尽量让肋骨和腹部支撑身体。

每次动作保持10秒,然后放松肌肉,四肢和头部回归原位休息10秒再做。

每组10-20次,共练习10组。

当脊柱主弯向右弯曲时,躯干向右弯:

当脊柱主弯向左弯曲时,躯干向左弯:

5

五点支撑

动作要领:

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跟、双肘、头部当支点,抬起骨盆,尽量把腹部与膝关节抬平,然后缓慢放下。

每次动作保持10秒,每组10-20个,共5组。

6

俯卧向前伸单臂

动作要领:

在垫子上或者床上俯卧挺身,左手伸直全力前伸,右腿后伸,同时做抬头挺胸动作。

每次动作保持5-10秒,重复20~30次,共练习5组。

好啦,有了这套脊柱侧凸锻炼操,是不是就不用再绞尽脑汁地去想为自己的脊柱做点什么了?

不过凡事贵在持之以恒呦,这套锻炼操也是一样,相信如果你坚持每天锻炼,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温馨提示

不过有一点需要提醒大家,本套锻炼操主要作用和目的是减缓脊柱侧凸的进展速度,对矫形的作用并不十分明显,所以如果期待较高的矫形效果,还需佩戴支具或进行手术治疗。

作者:医院

文章仅供参考和学习交流

一切视患者自身情况和以专业医生诊断治疗为准

发展中药事业

不忘传承方得长久

传递健康传递爱

您身边的骨病护理专家

赞赏

长按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治疗医院
到哪家白癜风治疗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ysqbo.com/yfby/8609.html
热点排行
护理强直性脊柱炎病人

得了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们必须要接受好的护理,患者家属们必须要注意,患者得……【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相关导读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