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作者授权骨今中外发表,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是最常见的青少年脊柱畸形,可导致三维脊柱畸形,除严重影响美观之外,还会导致成年之后严重腰背痛,对患者身心产生巨大不良影响。其治疗方法的选择是患者以及家属最关心的问题。医院骨科在国内最早开展AIS治疗工作,笔者亦从事脊柱畸形的诊治工作2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本文中,医院及笔者临床经验就AIS诊治问题进行论述。
保守治疗AIS的治疗选择通常需要综合考虑患者年龄、畸形的范围以及严重程度等因素。根据国际脊柱侧凸研究学会(SRS)的定义,超过10°的脊柱弯曲方被定义为脊柱侧凸。10°至25°之间的弯曲可以密切随访观察。每半年复查X线,如果无发展则继续观察,如有发展,则需支具治疗。超过25°、且存在生长潜力的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可以采取非手术疗法,常用的有支具疗法和物理治疗(手法、牵引等),其中以支具治疗最为可靠,物理治疗为辅助疗法。
支具应当到具有相应资质的机构量身定制,佩戴时间需要达到要求,直至发育停止。每半年需拍片复查,以检查支具治疗效果。并根据身体生长情况调整或更换支具。配带支具期间每天应行1小时左右的体操或体育锻炼,以防止支具配带时间过长而出现肌肉萎缩。若配带支具期间侧凸进行性加重,胸弯超过40°、腰弯超过35°,旋转大于II度时,就要考虑手术治疗。
需注意的是,支具治疗对胸弯效果较好,而对腰弯效果不佳。因为胸段脊柱有胸廓保护,且骨性胸廓提供支具治疗所需应力点;而腰段脊柱无外围应力点。此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支具治疗的原理是在脊柱生长的过程中矫正畸形,故而其仅对具有生长潜力的患者有效。
手术治疗对胸弯大于40°或腰弯大于35°者,我们建议行手术治疗。目前笔者多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椎体直接去旋转技术来进行。该术式反映了目前国际上AIS最先进的矫形理念,创伤较小,矫形效果良好。对于单发的、严重的侧弯,手术方案相对简单,对单弯进行矫正、融合即可。对于包含一个以上弯曲的特发性脊柱侧凸,如何进行矫形则存在一定争议。
医院多年来的经验,我们提出的中国人自己的特发性脊柱侧凸分型系统:PUMC特发性脊柱侧凸分型。根据该分型,对于包含有1个以上弯曲的特发性脊柱侧凸,我们会对每个弯曲的严重程度、柔韧性进行评估,若存在一个弯曲严重,而另一个弯曲的严重程度较小、且柔韧性良好,我们考虑这个弯曲为身体为平衡主要弯曲所出来的代偿性弯曲,若符合标准,我们会选择融合主要弯曲,而不是融合所有的弯曲,这称之为选择性融合。
根据我们千例以上的病例总结,我们认为对于绝大多数患者而言,选择性融合主弯以后,代偿畸形会获得大部分的自动矫正,而避免了融合的命运。这样可以保留脊柱的活动度,同时减轻患者的创伤以及心理负担。因此,对于包含有一个以上弯曲的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我们会尽可能的采取选择性胸弯以及选择性胸腰弯或腰弯融合的手术策略。
当需要融合腰弯时,为尽量减少融合节段,保留脊柱活动度、患者的弯腰能力,仉建国教授在国内外首次提出“触及椎”的概念。与传统的融合至稳定椎相比,融合到“触及椎”可以节省一个以上的融合节段,保留了脊柱的活动度,这对保留腰椎功能而言意义重大。
手术治疗相关问题1、神经系统并发症
广大患者及患者家属对AIS手术治疗最大的顾虑就是截瘫及其他神经系统并发症。笔者治疗余例AIS患者目前无一例发生神经系统相关并发症。随着近代矫形技术及神经监护技术的进步,AIS手术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已经很低。在手术中,置入内固定会在术中透视引导下进行。术中脊髓监测可密切监测脊髓功能变化,一旦出现脊髓传导信号异常,我们会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把风险降至最低。
2、内固定相关并发症
目前我们使用椎弓根螺钉技术,相对于既往内固定技术而言,明显降低了内固定并发症如脱钩、断棒等的发生率。我们治疗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经验丰富与精准的螺钉置入,确实的植骨融合。
3、切口相关并发症
对于所有AIS患者,我们均采用美容缝合,最大程度上满足患者对美观的需求。切口愈合不良是此类手术最常见并发症,但是由于对缝合的高要求,此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低。
椎弓根螺钉技术联合椎体直接去旋转技术,强力三维矫形
14岁女性,AIS(PUMCIIa),融合双胸弯,避免畸形进一步进展影响心肺功能
15岁女性,AIS(PUMCIId1),按照传统方法英融合至L5,以触及椎(L4)为远端融合椎行选择性腰弯融合,尽可能多的保留了远端腰椎运动功能
14岁女性,AID(PUMCIIIb),三弯,按照传统方法应至少融合至L5,选用触及椎(L4)作为远端融合椎,保留了L4/5、L5/S1的运动功能
觉得不错,请点赞!↓↓↓↓
仉建国教授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