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侧凸的定义:
脊柱侧凸是指脊柱在三维空间上发生的结构和形态畸形.严重脊柱侧凸是指冠状面上Cobb角≥90°,常合并较严重的后凸畸形、明显的脊柱旋转、胸廓畸形改变和肺功能损害.。
脊柱侧凸——正常人的脊柱从背面或前面看是直的,也就是说从枕骨结节到骶骨棘的所有脊柱棘突成一条直线。如果脊柱向左或向右偏离了这条中轴线,并超过10度,即称为脊柱侧凸。
脊柱侧弯的治疗目的:矫正侧弯畸形且制止其进一步进展,恢复脊柱的生理弯曲,获得稳定,维持躯干平衡,改变外观畸形,尽可能减少融合范围,减轻或解除腰背部疼痛,最大限度的改善和维持心肺,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今天我着重讲讲非手术治疗。
早期治疗是脊柱侧凸治疗的基本方向。非手术治疗包括运动疗法、电刺激、推拿、悬吊牵引、支具及美式整脊疗法等。及时、适当地运用这些方法,可以达到满意效果。可根据患者年龄、侧弯严重程度及进展情况来选择适当的矫正方法。
运动疗法主要为矫正体操。是早期轻度侧弯,特别是功能性与纤维侧弯的理想矫治方法,也是结构性侧弯的重要辅助方法。对脊柱侧凸的治疗作用原理是有选择地增强脊柱维持姿势的肌肉。通过凸侧的骶棘肌、腹肌、腰大肌、腰方肌的训练调整两侧的肌力平衡。
基本方法:在卧位或匍匐位进行节段性脊柱侧弯运动,使运动中形成的侧弯与原来的侧凸相抵消。当一臂上举,肩带向对侧倾斜时,胸椎向同侧凸出。当一腿抬起,骨盆向对侧倾斜时,腰椎向对侧凸出。当一侧的上下肢同时提起时,产生一个胸椎凸向同侧,腰椎凸向对侧的复合侧弯,可以矫治方向相反的复合侧凸,避免再矫正一个侧凸时另一个侧凸加重。
不同姿势的有利节段为:
膝胸位——第三节胸椎
肘膝位——第八节胸椎
指膝位——第十一节胸椎
跪位手离——第二节腰椎
跪位为后仰——第四节腰椎
电刺激主要适应于儿童和青少年的轻度特发性脊柱侧弯。作用机制是电刺激作用于脊柱侧弯凸侧的有关肌肉群,使之收缩,产生对脊柱侧弯的内在矫正力,使凸侧的有关肌肉逐渐变得比凹侧粗壮有力,使脊柱两侧的不平衡收缩牵拉,达到矫形目的。Bobechko等首先在年报道用植入电极和射频发射控制的系统治疗本病获得成功。由于植入电极有危险性和副作用,80年代以来改用体表电极。
刺激位置:找出与顶椎相连的肋骨,在此肋骨与腋后线及腋中线相交点做好标志,作为放置电极板的中心参考位置。在中心参考位置的上下方向5-6cm处做好标志为电极板的中心,同一组电极板的中心距离不能小于10cm。刺激强度和时间:一般从30-40mA开始,每日半小时,两星期后应达到60-70mA,每日8小时左右,并应根据患儿耐受程度进行适当调整。
推拿手法复位病人取俯卧位术者在患处施以滚法,但手法刺激量应适当加重,重点在侧凸部位。在滚法的过程中穿插按揉法、弹拨法。做弹拨法时应与肌纤维垂直方向拨动,重按轻弹、刚中有柔。在侧弯的上下部位,左右手同时进行反复对抗性按法和推法。矫正脊柱侧弯畸形,手掌握置于患处,进行缓慢推法并令患者张口呼气,如此反复推按10-15分钟。
悬吊牵引可加大椎体间隙,使已发生粘连的组织剥离,达到复位的目的。牵引的方法有很多,如颈牵引,斜台颈牵引,颈骨盆套牵引、头颅骨盆环牵引、卧位反悬吊牵引等。
自身悬吊牵引是主动锻炼,而骨盆牵引属被动锻炼。脊柱侧弯患者体质较差,主动锻炼有利于增强患者体质,提高免疫力。常规骨盆牵引需住院进行,由于患者体重不同需调整牵引重量和时间,需要护理人员严密监控,以免发生神经过牵症状;而自身悬吊牵引可在家中进行,其牵引重量与患者的体重成正比,患者可通过收缩腹部、腰背部的肌肉群来调节侧弯脊柱受到的牵引力,牵引治疗时仅需要1名家属协助治疗即可。
支具适应证:20°~40°之间的轻度脊柱侧弯,婴儿型和早期少儿型的特发性脊柱侧凸,偶尔40°~60°之间也可用支具,青少年型的脊柱侧弯超过40°不宜支具治疗。骨骼未成熟的患儿宜用支具治疗。两个结构性弯曲到50°或单弯超过45°时,不宜用支具治疗。合并胸前凸和脊柱侧弯,不宜支具治疗,此时支具能加重前凸畸形,使胸腔前后径进一步减少。
经牵引后使用必要的支具迫使已复位的脊椎稳定不变,不发生回缩变化,也有扩大椎体间隙的作用。常用的脊柱侧弯矫形器有:色努矫形器、波士顿矫形器、密尔沃基型矫形器。
来源:骨科康复时间
推荐阅读
脊柱的力量—脊柱侧弯康复
脊柱侧凸如何矫正
多图详解
脊柱侧弯纠正的方法
5个瑜伽体式,练出健康脊柱
松解筋膜粘连是治疗脊柱侧弯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