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侧弯常见于少年,部分原因归结于不良的坐姿,如,身体长期呈扭曲姿势。脊柱侧弯可能引发脊椎病、颈项肌痉挛等疾病,影响心肺功能,以致影响发育等。
脊柱侧弯常见于少年,部分原因归结于不良的坐姿,如,身体长期呈扭曲姿势。脊柱侧弯可能引发脊椎病、颈项肌痉挛等疾病,影响心肺功能,以致影响发育等。
一、矫正方法1、侧弯举方法:两脚并拢,上体朝凸起的一侧侧弯,来两手抓住树干,坚持20秒,稍微停留后还原。提示:身体保持侧倾,不可前倾。2、单臂上提方法:“侧弯”同侧臂,上提手臂,好似提水桶,幅度越大越好。提示:上体正直,不要前倾。3、侧卧举腿方法:练习者侧卧于垫子上,慢慢举起一侧的腿,幅度越大越好。提示:“侧弯”部一定要朝下。4、引体向上方法:高、低单杠悬垂,上体引体。提示:“侧弯”侧手臂在上。二、脊柱侧弯的迹象1、穿上衣服后,领口不平,一侧肩膀比另一侧肩膀高。2、一侧后背隆起。3、坐立时,腰部一侧有皱褶,而另一侧没有。4、平视孩子身体,发现其一侧髋部比另一侧高。5、平躺时,两侧下肢不等长。三、脊柱侧弯检查检查一:用手一个一个地触摸背部脊柱的棘突,观察其连线是否在一条直线。检查二:腰背部,立正站好,从后面观察双侧肩部,肩胛骨、腰部、骨盆,看是否对称及有无脊柱侧弯,有不对称者为异常。检查三:双手自然下垂,合拢,然后弯腰九十度,双手对准两脚中间位置。如果有脊柱侧凸,可出现两侧背部或腰部不等高。四、日常预防加强身体锻炼,养成良好的坐姿,写字时头部不要过于前倾,脊柱要正直、不歪头,两肩之间的连线与桌子平行,前胸不受压迫,两足着地,保持平稳而又不易产生疲劳的体位。
低头学习20分钟,要抬头仰视2-3分钟,低头学习30-40分钟,需哟起来走一走,做些左右转身的动作,头部要适当向前向后做俯仰。
如何自我矫正脊柱侧弯,首先俯卧向前伸单臂。在垫子上俯卧挺身,使脊柱侧弯的另一例手全力前伸,同侧手后伸,同时做抬头挺胸动作。例如胸椎骨有凸者,可做向前伸左臂的动作,俯卧腿和臂同时上举,俯卧在垫子上,用脊柱侧弯的另一侧手和同侧脚,同时做挺身和上举的动作。重复20~30次,共练习4组。
其次体转动作。两脚开立,扭转躯干,做向胸椎曲凸的同方向的体转运动。完成一次体转后,两臂轻置体侧,再重复上述动作(不要做另一方向的体转动作),在动作过程中强调双腿伸直,不要移动双脚,以免减低练习效果。重复20~30次,共练习4组。
再次单臂外振动作。身体直立,两脚开立与肩同宽,弯侧臂伸直空手用力向体外侧振举到极限,用力放下到体前内侧极限,做30~50次。接着手持重物(2.5~5公斤)重复练15~20次,共做4组。最后持棒向侧上方摆动伸展。俯卧在垫子上,两手宽于肩距,持棍棒或绳子或毛巾,抬起胸部挺腹,弯曲胸椎曲凸面的另一侧手臂,伸直同侧面的手臂用力向侧凸面使劲做摆振式体侧动作,并同时使上体和两臂尽力向上抬起。如持绳子和毛巾,务必绷紧,不让其放松下沉。重复20~30次,共练习4组。如何自我矫正脊柱侧弯只要采用上述训练方法,相信不久您一定会得到很好的效果,平时也要注意经常保持较好的动作姿势,从而达到矫正脊柱侧弯的目的。
浮刺、腕踝针特色疗法(浮针)
中医新浮刺疗法:
1、中医新浮刺疗法介绍:《黄帝内经》的《灵枢经》分册中的官针篇,分别记载了“五刺法”,“九刺法”和“十二刺法”,“五刺法”中的半刺说,浅内而疾发针,无针伤肉,如拔毛之之状,以取皮气。“九刺法”中的毛刺说,刺浮痹于皮肤也。“十二刺法”中的浮刺说,傍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意思都是指沿皮刺而治疗体表痛症。中医新浮刺疗法是一种侵入性物理疗法,以传统针刺理论和实践为依据,紧密结合经络、穴位,同时融入现代医学知识,运用特制的针具,以局部病痛为目标,在特定部位的皮下浅刺并摇针,治疗体表和体内的各种疼痛性病症。简便易学,容易操作,安全无痛,取效迅速(甚至快于麻醉),止痛效果立竿见影。不受时间、地点、环境、条件的限制,能随时随地解决各种疼痛问题。其简、便、廉、广、验、安全、无痛的综合优势,使得该疗法近年来在国内外迅猛发展,医院临床医生以及私人诊所、个体医生治疗疼痛性病症的常用方法,而且具有短平快的高效益、高回报。
中医新浮刺疗法是一种侵入性的物理治疗方法,主要运用特制浮刺针具为工具。以局部病症为基础,主要是进入浅筋膜层。留针时间长,针具不深入肌层,而是在皮下疏松结缔组织,中医新浮刺疗法不仅利用经络、腧穴、气血理论为依据,并且又在此基础上有很大突破,融入了现代医学。这种新疗法可用来治疗全身各部位的一些常见病症。
2、中医新浮刺疗法特色:
(1)简便:易学、易懂、易掌握,施术仅需要一根特定针具,皮肤常规消毒即可进行;
(2)安全:浮刺部位位于皮下,不接触任何重要神经、血管和脏器,无感染,故无危险性;
(3)速效:针刺痛消,无论任何原因所发生的疼痛疾病,均可在瞬间内(1-2分钟)达到减轻、痊愈和根除等不同程度的疗效。特别对有些顽症,在使用任何药物与疗法都不能获愈的情况下,必用此法才能痊愈。
(4)无痛:浮刺疗法治疗时无传统针灸的酸、麻、胀、痛的针感,以完全无痛为最佳。医生易于掌握,病人乐于接受,该疗法确系一项特色特效治疗新技术。
3、新浮刺疗法的适应范围:新浮刺疗法主要用于治疗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肢体软组织或骨关节风湿、粘连、损伤引起的疼痛,诸如落枕、颈椎病、颈肩综合征、肩周炎、肱骨外上髁炎或肱骨内上髁炎(网球肘)、腱鞘炎、各种急性扭挫伤、慢性腰肌劳损以及腰椎退行性病变、强直性脊柱炎、坐骨神经痛、慢性膝关节炎、腕踝关节扭伤、足跟痛、肢体麻木等。其次是头痛、面瘫、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下颌关节炎、腮腺炎、眼痛、耳痛、鼻窦炎、牙痛、急性胃肠炎、急性或慢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或胆结石绞痛、泌尿系结石绞痛、乳腺炎、痛经、妇科炎症、带状疱疹等乃至癌肿等引起的疼痛(副癌综合症)。对恶性肿瘤引起的疼痛,虽然远期疗效不是很理想,但也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止痛方法。
腕踝针疗法:
腕踝针疗法源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由上海第二医院西医学习中医针灸的医生们(神经精神科张心曙主任医师等)创立的。是一种在传统中医针灸学以及“全息”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下,根据病痛的不同部位而在腕、踝部选取相应刺激点,施行皮下浅刺术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
其特点为:刺激点少而精,全身仅12个刺激点(相当于12个穴位);刺激点全在腕踝关节部位,无须脱衣,不受季节、气候、环境、条件的限制;操作简单、方便,易于掌握;创伤小,损伤轻,无针感,安全无痛。现代腕踝针疗法又融入了新浮刺理念和方法,增加了摇针手法和软套管留针环节,提高了传统腕踝针的临床疗效。
腕踝针的适应范围也即腕、踝穴点的主治范围,同毫针疗法基本一致,包括从头到脚各个部位的脏腑、组织器官以及其相应功能的病变。
生活王启才浮针培训
王启才浮针学员操作练习生活王启才浮针培训
王启才浮针手法操作生活王启才浮针培训
王启才浮针扫散动作和手法操作学习时间和地点:
年09月21日--09月24日(15日全天报到)金华
年10月15日--10月18日(15日全天报到)北京
培训费用:元(包括:学费,光盘、讲义两本结业证书和两年内3次免费复习)。把您的姓名和详细地址(备注浮针或浮刺+时间)发至手机上,登记报名为你预留座位!提前预留座位现场交费以免上当受骗
手机号码:负责人:陈鹏飞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