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简单的一个动作就可常保脊柱健康

时间:2021-3-3 1:36:42 来源:脊柱后凸

公益慈善北京中科在行动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6211035.html

我很清楚地记得,我儿子从出生到百天3个多月,每天至少要抱五六个小时,甚至7-8个小时。我在抱着他的时候,我同时做转胯的运动,简单的两个动作做了3个月,最终产生了什么结果呢?就是脊柱可以做到节节贯穿了,很多经典的拳论一下子就明白了,动作虽然简单,长期坚持确实有奇效。

怎么做呢?我是双手抱着孩子,两脚与肩同宽,膝盖微微弯曲,是头部、下巴微含,上背挺直,也就是说含胸拔背,胸部不能挺是微含的,而且尤其抱着孩子,自然就会含住,我们颈部是向上,有一股力量向上,我们刚开始可以自己主动加一点力量以后就会形成习惯,你就不用刻意的去做。有的人叫做气通了,自然就会顶直了。

反正是不用主观的意识去刻意的去做,你就能自然地去完成。我们的胯先向右部,然后再向前,再向左,再向后,再向右,前左后。我们这样转动是一个平面的圆的运动。在做这个运动的时候,我们最重要的要保持我们的肩和头不动,叫做首不轻摇,尾常动。我们的如果看我们的胸口以上,从胸口往上是看不出我在做运动,我在动腰的,在动跨,不是动腰。当然胯一动,腰自然就动了。

大家可以对照镜子自己做一做试试,我们的胸部往上是没有任何动作,只是我们的胯在平面画圆,这里面就夹杂着我们练太极拳的卷尾闾的动作,不是提肛是卷尾闾,因为提肛做不好,你就会变成缩肛,但是有另外的效果。这里不细讲,以后再讲提肛。我们在做这个动作的时候,我们在做跨划圆的时候,其实我们再从右侧往前走的时候,就是在做卷尾闾。前左后右前。向前这一下就是卷尾闾,往后就是屁股向后,有向后才有向前。

太极拳的运动不是像瑜伽一样,瑜伽它是静态的拉筋拉伸的动作,太极拳是在放松的情况下关节的活动,放松情况下的关节活动和静态的瑜伽拉伸,他们是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式,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没有高低好坏之分,完全看自己。但是对于我们强直性脊柱炎的朋友来讲,做活动要比静态拉伸的效果要更为的显著。因为我有个人实际体验,3个月,我们的脊柱就可以节节贯穿,我们脊柱的关节可以1节一节地去动,自己能觉知,别人能看见。

原来看过一个北京电视台的一个视频,讲的就是一位拳师,他的脊柱的关节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到一节一节地在震动、抖动、颤动,四肢外形看不出来运动,但是脊柱可以动很大的幅度。我们平时的很多运动,外形动作很大,但是脊柱并没有做相对运动,我们要求的是脊柱的关节之间相对运动,这个才能起到锻炼脊柱关节的作用。这个动作很简单,但是要做对了,做好了也并不容易。我们再从右往前、往左往后,做几十个之后再反向。

左前右后、左前右后、左前右后,记住我们在向前的时候其实是在做卷尾闾,我们的命门是向后的,不是肚子往前凸,我们一定要保持命门向后,命门向后就是我们两个腰眼中间叫做命门,腰眼是向后的,肚子是向里凹的,不能把肚子向前凸,我们正的方向做几十个,反的方向就要做几十个。我们这做功讲究基本对称,自然是不完全对称,不必太较真儿,可能顺时针80个,反时针个都没有关系。但是如果你每天都只做单方向的,时间长了就会有问题,因为你不对称了,锻炼到的筋骨肌肉是不一样的。

所以说我们正反两个方向都要去做,关键就是我们再往前的时候,是拿会阴去往前走,命门向后这个动作稍微有点难度,但是我们一点点的训练,总之是能练成。我们最关键就是我们去看我们的上半身动还是不动,头不动、肩不动、胸不动,只有我们的胯带动活动我们的胯关节,我们整条的脊柱自然的就活了。每天坚持几个小时,3个月一定会见效,这是亲身的体验,毫无悬念。

而且大家也能感觉到,我从不讲虚的,玄的。气是看不见、摸不到的,一般人理解不了,难以体会,不知从何处下手,所以我现在不讲,以后你自己有体会了再说,我们现在只在具体的动作上教你去做,你就能够感觉到脊背和我们的后背,我们的脊柱会有一股热量沿着脊柱向上升,我们会感到一种震动沿着脊柱向上升,也可以叫有一种能量沿着脊柱向上走,最终会走到你头顶你的百会穴。我只是这么说,什么都不用去想,我们去做这个动作就行,非常非常的简单,关键就是在卷尾闾这一下的时候,我们的命门是向后的,我们上半身永远是不动的,这个才是我们做这个动作的关键。

这是第一个动作,第二个动作是我们还是刚才两脚平行与肩同宽,我们身体站直,然后身体向右移,右移的时候我们我们重心落在我们的右腿上,我们的胯是含住了,所谓含住就是我们的脚、膝、胯、肩是在上下一条直线,不要把我们的胯顶出去,胯顶出去就会变成我们身体不是直的,胯是向右侧突出的,那就是错误的了,一定要就像金鸡独立一样,同从两脚平行与肩同宽的站立姿势过渡到金鸡独立一样的姿势。但是我们左脚并没有离地,但是我们想抬,我们可以抬起来,保持我们身体能够平衡的住,胯不要突出我们的身体,一定要胯和我们的脚,他们是垂直直线上,然后下蹲。

下蹲的同时其实就是在卷尾闾,微微一蹲,幅度不需要大,微微一顿,其实还是在做卷尾闾,在这里同时下蹲,这就形成了一个对拉拔长,头部跟刚才一样,头顶百会穴向上领着,过去我们讲头悬梁、锥刺股,头悬梁就是我们的头发拔起来挂在横梁上,我们现在没有长头发,但是我们感觉上面有人在拔着我们的头发。在百会穴这个位置就是从我们后脑勺上去往上拔,我们的头发下边我们的脊柱在尾椎在卷,往下往下卷、往前卷,同时我们在身体在下坐,下坐的时候我们的意念是通过我们的尾尾椎在这儿,在我们屁股下,我们的屁股向下,头向上,尾椎向下,这就是两头在拉伸我们的脊柱,我们在动态中是有静的,这就和练瑜伽的脊柱拉伸是一样的,这是我们在拉伸我们的脊柱,然后移到左侧,跟刚才一样,左侧的胯和我们的脚是在上下一条线上,不能把胯突出。

同时类似于金鸡独立的姿势,但是右脚是落地的,支撑在左脚,然后我们再提起,提起之后重心移到两两腿中间,然后再继续向右移到右腿,然后下落下坐卷尾闾,然后移到左腿,通过下边儿就是一个竖圆卷尾闾。然后提起移到右腿,然后再下坐,下坐的同时我们把我们的腿放松,腿放松,我们的身体像失重一样就下来,但是我们在有控制下的失重,这样最大程度的去拉伸我们的脊柱。这个动作哄小孩特别好,一失重小孩就不哭了,医院大夫学来的方法。再移到左腿,然后起两腿站直是最高点,然后再往下到右腿下落,移到中间,两腿中重心在两腿中间的时候是最低点,再移到左腿又开始往起提。

然后再反方向做相同的运动。既在拉伸我们的脊柱,我们的脊柱主要动作方向是前曲,左右的扭动和摆动不是主要的运动,对于脊柱的锻炼,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一个转腰的动作,但是通过我个人的体验,最大幅度的在活动我们脊柱的时候就是在上身左右拧,就是像拧麻花一样,这样的动作不如我们转胯对脊柱的调节来得更为明显。

只要我们对自己的身体更加的敏感了之后,体会到我所讲的这些细微的分别之后,我们自己就能体验,我们就能自主去选择一个运动,知道什么样的对我们的身体更加的好,什么样呢是对我们有利,什么样的运动是有害?

因为我们对我们身体的关节儿,对我们身体更加的敏感,所以说我们能够第一时间我们就能够知道这个动作好还是不好,就是通过我们运动之后,通过脊柱综合之后,我们就有足够强的判断力。刚开始我没练出来之前,我们没有办法很具体的区分区分哪些动作好还是不好,实话讲我们看所谓名家大师的论述,切不可尽信,也不可不信,一定要亲自实践,检验,做好自己的体悟和经典会一致,就说明我们的练习是对的。但是一旦我们的脊柱活了之后,一旦我们太极拳找到劲了之后,我们就能够区分了。而不是听所谓的专家,专家不一定什么都懂,在他的行业内他是懂的,不一定懂太极拳。就像很多医生看到有些老人练太极伤了膝盖,就盲目下结论说练习太极拳伤膝盖,严格讲是练错了才伤膝盖。翻过来讲就是你膝盖坏了,一定是拳练错了,不管理论看着多么精彩,人气名望有多高,身体练坏了就是练错了。

还有一些专家是理论上的、书本上的,而不是身体上的。只有自己身体上面得来的才是最真实的。我们再加上理论的指导,叫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理论用来指导我们的实践,实践反过来又丰富我们的理论,验证我们的理论,2者缺1不可。对于我们身有疾病的朋友更要学习理论,理论通了,治病自然就有了方向,我该向哪个方向努力?我们传统讲人身自有大药,我们体内精、气、神3宝,我们体内气血,我们体内包含着我们所有治病的因素,我们生病是因为我们自己,我们治好了病,还是因为我们自己,外在只是辅助的,如果我们没有发自内心的我想治好这个病,我们是治不好的。

不管是强直性脊柱炎,还是糖尿病、高血压,还是其他的癌症,用西医的道理来讲是绝症,或者说是长期性慢性病,我们只要明白它的道理之后,然后我们有1颗坚定的心,我想要健康,我可以不吃饭,但是我必须要健康,我可以3天后死去,但是这3天我需要的是健康,我们有这份儿的决心和信心就一定能够治好病。我可以忍受3个月、3年的痛苦,但是我不能让它伴随着一生的痛苦,我可以用3天把3个月的苦全吃掉,全吃完了,我会用一个月吃1年的苦,我就用这一个月的时间,你可能痛苦是加倍的,但是一个月之后你的病好了,如果没有这一个月的痛苦,那可能跟随着是10年。

道理人人都懂,但是做起来却是需要一番毅力,我们需要的就是恒心、毅力,信心首先要有信心,我们首先要追求健康的信心,追求健康的理念,如果我们不在乎我们的身体,他有病就有病,我今天难受了,那就难受了,我们不去处理,不是别人的问题,还是我们自己的问题,我们想不想它好,经常我们经常有人哎呀我这里难受,那里不舒服。但是你如果让他去处理,他并不一定去,他愿意享受这种身体给他带来的痛苦,享受别人的关心,这样神仙也没有办法治病,治病全靠我们自己,看我们是不是有1颗真正想要健康的心,克服万难的心也要去健康。

健康对于我们生命来讲,是不是把它放在第一位?我们认为喝一顿酒比健康重要,我们认为吃一顿饭比健康重要,那我们健康就排在了后面。那我们的糖尿病、高血压想要治好,自然这是一个很难的一个事情,我们只能靠打胰岛素、吃降压药才能起到效果,我们需要他终生来伴随,那是我们自己选择终生伴随了,并不是说没有办法治好。

还继续说我们刚才讲的运动疗法,我们在刚才这两个简简单单的动作,我可以肯定的来讲,因为这是亲身的体验,一定能够把脊柱练松活,脊柱松活了,那就没有强直的问题了。什么腰椎病,腰肌劳损,椎间盘突出,脊柱侧弯等等脊柱相关的疾病都会治好,至少能改善症状。

但是我们想要达到这个效果,我们需要每天3个小时的去练习,5个小时甚至十个小时去练习,我们才能见到效果。这就像吃降压药一样,你吃两片儿降压药,可以从降到,如果你吃一粒,可能从降到。如果你吃多了,可能从降到了。我们运动,既然我们是选择是通过运动来治病,我们就一定要知道它和吃药是一样的,要有一定的量,只有通过量变才能引起质变,才能达到治病的效果。我们不能每天像广场上做做太极运动做操的人那样,每天从八式一直打到式,打一遍20分钟,打2遍40分钟或者一个小时就完事了。

我们不一样,我们只练这一个动作,我们只作用在脊柱上,不做任何额外的。我每天8个小时,6个小时、5个小时,要我们自己去感受,我们自己身体还能够接受,我们就可以继续的练,这样才能达到治病的效果,而不是不是简简单单的预防养生。预防养生可多可少,随心所欲。但是我们治病必须要有一定的量,没有量的基础就达不到你想期望的结果。我们身体记住了我们每一次的动作,我们身体不会欺骗我们自己,只有我们自己在欺骗自己,我们明明知道我们这样坚持下去会有好的效果,但是我们会有各种的理由来告诉自己,我做不了,坚持不下去,那就是自己选择让自己生病就不要再去抱怨,你就要承受疾病给你带来的结果。

我希望大家能够坚持锻炼,是一定能够为我们的身体带来健康,一定能够治好我们的疾病。

崔云鸣

您的赞赏会使更多人受益。

转载请注明:http://www.ysqbo.com/ystj/10416.html
热点排行
脊柱侧凸的护理和矫正

青少年是脊柱侧凸的高发人群,很多家长为此而担忧,寻求治疗方法是他们迫在眉……【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先天性脊柱侧凸病因病

先天性脊柱侧凸畸形和其他先天性畸形一样,病因不清楚,多数学者……【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脊柱侧凸的护理和矫正

青少年是脊柱侧凸的高发人群,很多家长为此而担忧,寻求治疗方法……【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