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脊柱侧凸康复策略

时间:2019-2-7 0:23:38 来源:脊柱后凸

脊柱的解剖特点

脊柱是人体的中轴,共33节,其中颈椎7节、胸椎12节、腰椎5节、骶椎5节、尾椎4节,骶椎和尾椎呈融合状,故实际参与活动的仅有26节椎骨。此26节借助周围的肌群椎间连接和关节囊构成一个活动自如、且强大支持力的链条状结构。脊柱主要功能是保护脊髓,维持人体活动和承载负荷。

脊柱侧弯的历史

公元前年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第一个发明“脊柱侧突”(Scoliosis)这个词。

定义

脊柱一个或数个节段向侧方弯曲,伴有椎体旋转的三维椎柱畸形。

国际脊柱侧突研究学会(SRS):应用Cobb法测量站立正位X光像脊柱侧方弯曲,角度大于10度。

侧突可以是结构性,也可以是非结构性的。

分类

先天性脊柱侧弯

特发性脊柱侧弯(AIS)

神经肌肉型脊柱侧弯

神经性:脑瘫、脊髓肿瘤、脊髓空洞

肌肉性:肌肉发育不良、先天性肌张力过低、先天性肌性斜颈。

功能性脊柱侧弯

特发性脊柱的发病率

特发性脊柱侧弯发病率占脊柱侧弯的75%--80%

特发性脊柱侧弯

特发性脊柱侧弯脊柱发生在三个平面的弧度。其发病原因仍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重要的课题。

(一)遗传因素

(二)激素影响:褪黑激素不足

(三)生长发育不对称因素:脊柱两侧发育不均衡

(四)组织异常理论:肌肉、骨、韧带、椎间盘、脊髓空洞症等

(六)神经内分泌系统异常

按年龄分型

婴幼儿型(0--3岁)

少年型(4--9岁)

青春型(10--16岁)

按脊柱侧凸顶椎所在解剖位置分型

颈弯:顶椎在第1-6颈椎之间

颈胸弯:顶椎在第7颈椎至胸1之间

胸弯:顶椎在第2-11胸椎之间

胸腰弯:顶椎在第12胸椎至腰1之间

腰弯:顶椎在第2-4腰椎之间

腰骶弯:顶椎在第5腰椎或第1骶椎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临床表现

临床特点:

颈椎生理弯曲前凸减少或反弓

两侧肩胛不等高

胸廓不对称

身体向一侧倾斜

腰部一侧有皱纹

一侧髋部比另一侧高

两侧下肢不等长

背部不对称,呈“C”型或“S”型弯曲,时有背痛

剃刀背畸形(两脚并拢,双脚直立双手并拢弯腰,背部一侧局部有隆起)

X线片脊柱呈“C”型或“S”型弯曲

脊柱侧弯的诊断与评估

病史:年龄、家族史、疼痛情况

学校筛查:Scoliometer7°=20°的Cobb角、青春期的发育

全身检查:皮肤、肢体长度、步态、关节松弛、足步行态、身高体重、坐高、躯干的旋转度

脊背检查:双肩不平、肩胛骨或腰背部突出、胸廓畸形、躯干两侧皱褶、躯干和骨盆不对称

前弯试验(Adam):脊柱各节段两侧是否对称

实验室检查:心功能、心肺功能

表面肌电图与脊柱

有研究显示,脊柱侧弯患者凸侧椎旁肌I型肌纤维含量和横截面积显著大于凹侧,而正常组则无显著差异,并且凸侧I型肌纤维含量随病情的严重程度呈递增趋势。

静态平衡功能检查

研究报道,特发性脊柱侧凸稳定性低,平衡控制取决于踝部本体感觉受到干扰后,压力中心的范围增大,且具有中度跌倒风险,存在平衡功能障碍。

放射学评估

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片

科布氏角(Cobb)

旋转测量

Risser征

CT

MRI

脊柱侧凸影像学检查

X线平片:部位、类型、程度、柔软性

类型:站立正侧位片、左右侧屈片、牵引片

形态变化:侧弯、肩胛、胸廓、骨盆倾斜和旋转

Cobb角测量方法

Cobb角是指经弯曲的上端椎上终板与下端椎的下终板所引出的垂线的夹角。

特发性脊柱侧凸治疗

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

康复治疗

支具治疗

心理治疗

随访观察

SOSORT协会

年在巴塞罗那成立脊柱侧凸矫形和康复治疗国际协会建立了初级目标,实施了多学科国际性研究客观地开展了脊柱侧凸保守疗法疗效的研究

达成“SOSORT”物理治疗脊柱侧凸的共识和康复标准

三维矫正

ADL的训练

姿势稳定性的矫正

患者相关知识的教育和辅导

康复治疗目的

PEs(PhysicalExerciscs)概念:调整脊柱生物力学失衡

控制肌力失衡,提高平衡功能

增强肌力

与支具形成配合治疗

减缓弧度的进展

预防脊柱僵硬,防止肌肉萎缩

改善心、肺功能

减少AIS手术率,提高手术效果

特发性脊柱侧凸康复治疗

核心肌力训练

牵引:器械矫正、自我矫正

家庭康复体操

呼吸训练

平衡训练

手法治疗

肌筋膜放松术(myofascialrelease)

摆位放松术(positionalrelease)

关节松动术(jointmobilization)

中医传统手法治疗

疏通正脊术

运用中医传统推拿手法结合正骨手法,以整复脊椎关节(督脉)的错动为主要手段,使督脉气机条达,从而达到解除病痛的目的。调理其错动歪斜的关节,鼓动或调整腹内气机。通其经络,振奋阳气,安内攘外恢复脏腑、经络本来的机能,使其各司其职。

手法治疗作用

放松紧张的组织、肌肉、筋膜、

纠正姿势性异常、改善外观

为更好的运动和自我矫正创造条件

三维手法矫正:侧凸、旋转、倾斜

脉冲枪与脊柱侧凸治疗

放松脊柱周围的软组织,改善活动度,提高疗效

双头作用于脊柱双侧横突,增加脊柱矢状面活动度

单头作用于一侧横突或棘突,改善椎体旋转

侧凸矫形支具的功能和种类

CTLSO支具(Milwaukee);适用顶椎在T8以上的侧凸矫形和纠正骨盆的歪斜

TLSO支具(Boston):适用侧凸顶椎在T8以下的侧凸矫形和纠正骨盆歪斜

夜间型支具:适用夜间睡眠时穿着

支具治疗的指征

侧弯弧度25°-45°

患儿还有很大的生长潜力

手术的目的及指征

目的

预防脊柱侧弯的加重

最大限度地安全矫正脊柱畸形

指征

骨骼未成熟,侧弯弧度超过40°-50°

骨骼发育成熟,侧弯弧度超过50°

脊柱侧凸的筛查

对象

婴幼儿

中小学生

内容

SRS-22问卷

Adam前屈试验

临床表现

长按识别







































北京白癜风怎样治疗
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底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ysqbo.com/yfby/8570.html
热点排行
护理强直性脊柱炎病人

得了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们必须要接受好的护理,患者家属们必须要注意,患者得……【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相关导读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