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侧凸症病因的分析与探讨

时间:2016-11-8 15:29:47 来源:脊柱后凸

脊柱侧凸症会对人一生的健康产生极大的影响,而侧凸症到现在为止发病的原因和机理尚不明确,故临床常冠以“特发性”、“先天性”等。为进一步明确脊柱侧凸症的病因,脊椎健康研究院在年7月至年12月间对位脊椎侧凸的患者进行了统计,发现骶骨的倾斜和旋转是导致脊椎侧凸症原发病灶的病因之一,分析如下:一般情况:   例患者中,年龄在5-66岁之间;其中男例,占32.4%,女例,占67.6%;年龄在5-16岁有例,占48.53%;年龄在16-50岁有例,占36.1%;年龄在50岁月以上的有例,占15.3%。所有患者中脊柱侧凸的cobb角在8-76度之间,其中cobb角在8-40度的有例,占97.7%;cobb角在40度以上的有17例,占2.3%。所有患者中有先天性发育异常的有8例,占1.07%。Moe’s法测脊柱轴向旋转最大角度,Ⅰ°有56例,占7.46%;Ⅱ°有例,占50.9%;Ⅲ°有例,占34.8;Ⅳ°有51例,占6.8%。统计方法:一、摄片:要求①站立位摄片,面对光源,背对片盒;②腰椎正位片包括整个骨盆;③以骶二正中脊为中心。

二、骶骨旋转的测量方法1①确定骶二正中脊的中心为点A;

②在与点A同一水平面的骶骨两侧耳状面上分别取两点,左侧为B,右侧为C;③测量AB、AC的距离;④用∣AB∣减∣AC∣;⑤得数为正时,骶骨轴向旋转右侧向前;得数为负时,骶骨轴向旋转左侧向前。三、骶骨倾斜的测量方法:①确定骶二正中脊的中点为A’②确定两骶骨角连线的中点B’③过点A’做光片的垂直线L;;④当A’B’与线L重合时,骶骨无倾斜;当B’点在线L的左侧时,骶骨向左倾斜;当B’点在线L的右侧时骶骨向右倾斜。

统计结果:   骶骨的倾斜和轴向旋转都存在的有例,占82.53%;只有骶骨倾斜的有例,占94.8%;所有骶骨倾斜的病例中骶骨倾斜的方向与腰椎侧弯的凸侧一致的有例,占99.58%;与凹侧一致的有2例,占0.3%;1例无变化;只有骶骨轴向旋转的有例,占59.73%;所有骶骨轴向旋转的病例中与腰椎的旋转方向一致的有例,占96.65%;与腰椎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有3例,占0.67%;其中12例无变化,占2.68%。讨论:一、脊椎侧凸症分类分型,根据脊柱侧凸的顶端椎体的部位,可分成颈段脊柱侧凸;颈胸段脊柱侧凸;胸段脊柱侧凸;胸腰段脊柱侧凸;腰段脊柱侧凸;腰骶段脊柱侧凸。根据脊柱侧凸的形态,又可分为单弧脊柱侧凸;双弧脊柱侧凸,此类分型粗看都是“S”型,在单弧脊柱侧凸中原发侧凸明显大于继发侧凸;在双弧脊柱侧凸中,原发与继发侧凸相近。

  据有关资料表明2,国际脊柱侧凸研究学会把脊柱侧凸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脊柱侧凸和非结构性脊柱侧凸,后者又称功能性侧凸或代偿性侧凸。结构性脊柱侧凸是侧弯较重,曲度比较固定,改变姿势时,曲度只会有角度变小而不能消失,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脊椎发育畸形和活动受限区。非结构性脊柱侧凸侧弯程度轻微,为可逆性,患者站立时症状明显,平卧时症状消失,脊椎骨本身无旋转的或是其他结构的改变,多无明显症状。脊柱侧凸的分型有多种3   非结构性脊柱侧凸与骶骨的位移关系密切,而骶骨位移的变化也是引起非结构型脊柱侧凸原发病灶的直接原因之一。

二、骶骨导致脊柱侧凸的规律性   由病例测量结果得知,骶骨倾斜的方向与腰椎侧凸的方向是一致的,骶骨轴向旋转的方向与腰椎旋转的方向是一致的。骶骨是主要的受力单位,除外肌肉、韧带的保护作用,整个躯体的重量是通过腰椎压在骶骨上,又因为地心引力的作用,骶骨的倾斜一定会影响到腰椎,所以腰椎侧凸的方向与骶骨倾斜的方向是一致的。骶骨旋转对腰椎的影响是通过后关节面的方向来调节的,由解剖结构得知,腰椎的关节面与水平面成直角,与额状面成45度,与额状面成角越近尾端越大,腰4、5平均为43度,腰5骶1平均为52度4,所以腰部可以做前屈、后伸各侧屈运动,而几乎不能轴向旋转。还是因为地心引力的作用,骶骨的轴向旋转通过关节面将阻力上传,使腰椎产生与骶骨相同方向的旋转,形成脊柱侧凸的原发病灶。   由病历统计结果年龄分段的比例得知,在末成年时侧凸就已经存在了,所以产生骶骨位移的病因从出生时就应该存在了,大体总结如下:①儿童出生时,由于接生不当对婴儿幼小的骨盆造成的损伤;②婴幼儿时不适当的被动运动对尚未骨化全的骨盆造成的损伤;③发育期长期的睡姿、坐姿、站姿不正确;④先天禀赋不足,如早产等,造成儿童体质差,骨骼发育缓慢;⑤缺乏体育锻炼,所附着的肌肉和韧带力量较差,造成骨盆的稳定性不好;⑥外伤后受力结构发生明显改变,导致脊柱发育异常等。以上几种原因,都可以造成对骨盆的伤害。   骶骨的异常可以影响到脊柱的力学结构改变,反之,脊柱的结构改变也可影响到骨盆。由于骨盆的特殊构造形态和脊柱的强力杠杆作用,脊柱力学结构的异常有使骶骨产生左右倾斜的趋势和轴向旋转的倾向。这就是说复杂的受力和结构特征也是决定骶骨在不同性质、不同方向上位移的原因之一。

三、寰枢椎在脊椎侧凸中的作用   在脊柱侧凸中,不论侧凸的角度多么大,骶骨和脊柱另一端的寰枢椎总是处于一定的对应平衡。寰枢椎在脊柱侧凸的发展过程中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解剖结构得知,环椎是头部与颈部的过渡部分,环枕之间存在着少量的移动范围,相对比较稳定。枢椎前部为齿状突和椎体,后部为粗大的椎弓板和棘突。以齿状突为轴,使环椎可以达到旋转功能,非其它脊椎间的旋转所能比。粗大的棘突和椎弓则附着强大的肌肉群,具有运动力学的重要意义。这个结构有利于肌肉通过杠杆作用灵活细致的调节头部的活动。反之,亦有利于头部通过环椎来控制整个脊椎的活动。由此可见,寰枢椎的变化是引起脊柱侧凸中代偿性侧凸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拧毛巾”效应   在脊柱侧凸中,不论是单弧脊柱侧凸还是双弧脊柱侧凸,原发侧凸和继发侧凸的棘突旋转方向都是相反的,由此我们联想到一个现象,就是"拧毛巾",用双手分别抓位毛巾的两端用力拧,中间出现旋转,当旋转到极限时出现侧凸。骶骨在维持脊柱的动态平衡中起着主导的作用,作为毛巾的一端;而寰枢椎则通过肌肉和韧带来调控着全身,可以作为毛巾的另一端,脊柱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维持着动态的平衡,这就好比是在脊柱的两端施加上两个力。脊柱侧凸症的发生是“拧毛巾”效应的结果。“拧毛巾”效应既是退行性病变的原因之一,也是许多脊椎疾病的原因之一。









































呼和浩特治好白癜风的医院
济南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sqbo.com/yfby/1452.html
热点排行
护理强直性脊柱炎病人

得了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们必须要接受好的护理,患者家属们必须要注意,患者得……【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相关导读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