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刘友婷借助“港澳药械通”项目,今年9岁半的严重早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小磊(化名)有幸成为该项目首个引入器械“磁力可控延长钛棒”的首位受益者。
5月3日,医院(以下简称“医院”)脊柱外科张文智教授团队主刀,手术室、麻醉、超声、放射等多学科团队支持下,小磊成功进行了钛棒置入手术,术后恢复良好。这是“磁力可控延长钛棒”这款针对早发性脊柱侧弯划时代器械在内地的首次应用。
记者了解到,“磁力可控延长钛棒”是欧美主要国家治疗早发性脊柱侧弯的首选产品,主要适用年龄在5-10岁之间的严重进行性脊柱畸形,并要求Cobb角度大于30度、骨骼未成熟的患儿。通过微创手术植入钛棒后,定期通过牵引器进行体外拉伸,30秒即可完成,无需麻醉,“磁力生长棒可以避免频繁手术撑开,降低麻醉和伤口并发症的风险。”张文智表示,“这可以说是一款颠覆性的创新产品。”
4月16日,“港澳药械通”项目首药“抗D免疫球蛋白注射液”和首械“磁力可控延长钛棒”运抵医院。4月29日,患者杨女士(化名)注射了首剂“抗D免疫球蛋白注射液”,成为受惠于“港澳药械通”项目的首位患者,也标志着项目正式落地。5月3日,患儿小磊也成功进行了手术,成为首款进口器械“磁力可控延长钛棒”的受益者。
医院院长卢宠茂表示,“港澳药械通”项目将为患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利好。除“首药、首械”之外,另外四款创新药物也已获得了审批,即将通过“港澳药械通”于医院试点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