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必读rdquo微创修腰ld

时间:2020-9-23 3:00:15 来源:脊柱后凸

众所周知,以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代表的腰腿痛疾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传统手术需要在腰部切一个大口子,将肌肉从骨头上完全剥离(骨肉分离),一般会切除骨质,虽然疗效确切,但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大,常需同时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和融合术,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术后疼痛反应重、康复时间长、费用高、并发症较多,尤其对老年体弱患者,其潜在的麻醉风险亦不可忽视!

当今社会,随着外科手术微创化时代的发展,顺应人民群众的医疗要求,作为相对“新生事物”的脊柱内镜技术(俗称椎间孔镜)脱颖而出,发展壮大并逐渐走向成熟。脊柱内镜技术是一种非常前沿的脊柱微创技术,有“钥匙孔外科”的雅称,通过脊柱的潜在孔隙进入椎管,可以直观地看到椎管的狭窄、神经根的粘连、硬膜囊及神经根受压情况、椎间盘的突出部位,每一条微血管都看的非常清楚。现在我们脊柱外科医生一般都会用脊柱内镜来实施微创、精准手术,“微创修腰”已成为主流。只要在腰上做一个8毫米左右的切口,就能置入工作通道和脊柱内窥镜,取出突出的椎间盘髓核组织,解除神经压迫,迅速有效地解除病人疼痛。它和传统开刀手术疗效相当,但由于不破坏脊柱骨性结构,一般不需要行脊柱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术,故具有创伤小、出血少、麻醉简便安全,术后疼痛轻、神经根周围瘢痕形成少、术后恢复更快、经济负担更轻等明显的优势。

为解决广大患者的腰腿痛之苦,我院再次花费巨资引进了一台德国椎间孔镜设备和可视化器械?,至今已成功完成数百台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手术,并成功开展了新乡地区首例颈椎微创椎间孔镜手术和首例镜下融合固定手术,疗效优良。这标志着我院骨科在以椎间盘突出症为代表的颈肩腰腿痛疾患治疗方面已经形成了个体化、系列化、阶梯式治疗(保守治疗、微创治疗、开放手术),水平跨入国内先进行列。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典型病例。

病例新乡地区首例微创镜下融合固定手术

?老年女性,腰部沉痛、乏力,“撑不住腰”,下肢酸麻沉胀,间歇性跛行严重,以左侧为主,严重影响行走、生活。影像学资料提示:腰椎管狭窄,椎间不稳,椎间盘突出。由于保守治疗效果差,要求微创治疗。顺利实施EndoTLIF术。

该手术为目前国内外最先进的脊柱微创技术之一,通过利用椎间孔镜和各种特殊设计的器械,“外科手术内镜化”,能完成传统开刀手术的各种操作,且具备创伤小、出血少、痛苦小,恢复快等优点。

病例之腰椎感染

切口愈合,外观照片

病例一新乡地区首例颈椎病微创椎间孔镜手术

姜某,女,54岁,颈肩部疼痛酸胀伴左上肢严重的麻木疼痛,影响睡眠。不少医生建议她行传统的颈椎开刀放钢板手术。面对巨大的手术风险以及高昂的手术费用,这个普通的农民家庭陷入了深深的恐惧与迷茫。辗转来我院,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实施微创颈后路椎间孔镜术(镜下Keyhole技术),该技术为脊柱微创技术的金字塔尖技术,技术要求高、难度大,只有少数单位开展此项技术。切口8mm,只需缝合一针、创伤极小,镜下磨除部分关节突和椎板骨性结构,直视下取出突出的间盘组织、扩大神经管道。术后第二日患者便开始下床活动,颈肩部疼痛酸胀及左上肢痛麻现象完全缓解,患者及家属对手术效果表示十分满意!

术前精心演练

病例二腰椎间盘极外侧型突出症

吴某,男,52岁,腰痛、右大腿疼痛,不能平躺,膝关节不能伸直。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惧怕开刀手术,迟迟没有治疗。腿疼加重、药物无效后来我院,明确诊断为:腰4/5椎间盘突出症(极外侧型)。在局麻下行微创脊柱内镜手术,患者全程清醒,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屏幕看手术操作,自嘲“遨游海底世界”。取出髓核后患者疼痛消失,右膝关节能伸直,连呼“太爽了”。第二天自行下地活动,3天后高高兴兴地出院啦。

术前资料显示:腰4/5椎间盘向右侧突出,突出物位于椎间孔和孔外,神经根湮没消失。

术中穿刺、置管,内镜下摘除突出髓核,解除神经压迫,切口仅8毫米

术后腰腿痛即刻消失,恢复良好,第二天下地活动

病例三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高度脱垂游离型,4区)

宋××,女,43岁。因腰痛伴右下肢放射性疼痛来诊。诊断: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高度脱垂游离型,4区)。

术前影像学资料显示腰5骶1椎间盘向右侧后方突出,侧隐窝狭窄,神经根和硬膜囊受压。

术中建立工作通道,摘除蓝染髓核,8毫米切口

病例四腰4/5巨大型椎间盘突出症

李××,女,53岁。患者腰腿痛剧烈,医院按摩、针灸、贴膏药、吃中药、输液、埋线、骶管…无效!多方打听后慕名前来我科治疗,要求微创手术。诊断:腰4/5椎间盘突出症(巨大)。在局麻下精心实施椎间孔镜手术,切口仅8毫米!术后腰腿痛即刻消失!

术前影像学资料显示腰4/5巨大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

术中放置工作通道,进行椎间孔成形,摘除髓核

术后复查情况

病例五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向下高度脱垂游离型)

李××,男,64岁,腰痛伴双下肢大腿疼痛、麻木,左侧为重,行椎管内药物封闭、推拿、针灸等治疗,效果不佳。患者在互联网上查阅了很多腰椎间盘突出和治疗的知识,最终选择来我院,要求行微创手术。诊断为“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考虑到椎管内粘连重,髓核脱出、向下高度游离,手术难度较大,我们采取了俯卧位椎板间入路,在局麻下为其实施了微创脊柱内镜手术,术后疗效优良。

术前影像学资料提示:高髂嵴,腰5骶1椎间盘突出伴钙化,髓核向下脱出、游离,骶1、骶2神经根受压。

术中取俯卧位,放置工作通道,内镜下探查椎管,摘除髓核,解除神经压迫

内镜下进行椎管观察,防止“漏网之鱼”

病例六腰4/5椎间盘突出症(向上高度脱垂游离型)

李某,男,79岁,诊断:腰4/5椎间盘突出症(高度脱垂游离型,1区)。

病例七腰椎间盘突出症(向下高度脱垂游离型)合并腰椎管狭窄症

崔某,女,79岁,诊断:1、腰4/5椎间盘突出症(高度脱垂游离型,4区);2、腰椎管狭窄症。术前腰腿痛剧烈、腰部扭曲、无法行走,术后健步如飞。

病例八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

余某,男,23岁,右下肢放射性疼痛、憋胀不适,查体符合右侧腰5、骶1双根受压表现。诊断:腰4/5、腰5骶1双节段椎间盘突出症。局麻下行双节段脊柱内镜探查减压髓核摘除术,一次微创手术解决两节段腰椎问题。

病例九腰椎管狭窄症

卢某,男,68岁,左下肢间歇性跛行,行走50米左右即感下肢酸麻沉胀、无力,需要下蹲方能缓解症状。诊断:腰椎管狭窄症。局麻下行微创椎间孔镜椎管探查、减压术,术后行走基本恢复正常。

病例十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

郑某,男,63岁,因左下肢间歇性跛行5年,加重伴左下肢放射性疼痛1月余来诊,严重影响行走。诊断:1、腰椎管狭窄症;2、腰椎间盘突出症(腰4/5)。局麻下行微创椎间孔镜椎管探查、减压术,扩大神经根管、取出突出髓核,术后行走基本恢复正常。

运用镜外“可视环锯”进行椎间孔成形、神经根减压,手术更快捷、安全

目前脊柱椎间孔镜手术被广泛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颈椎病、腰椎开放术后失败综合征的治疗。它不仅与“传统手术”疗效相当,还能极大地克服“传统手术”的固有缺点,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其优势明显、更胜一筹,更值得去实践!脊柱内镜的手术适应证在不断拓宽,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将之应用于腰椎感染性疾病、胸椎管狭窄症、脊柱融合的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相信随着器械的改进和技术的提高,脊柱内镜技术必将攻克更多的“禁区”,占领更多的“领域”,最终给广大患者带来福音!

专家简介:魏新建,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硕士,原解放军医院脊柱外科副主任。参加过抗震救灾、国际维和等重大活动,荣立集体二等功和个人三等功各1项。擅长治疗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椎管狭窄、脊髓损伤、脊柱畸形和四肢骨折脱位等,尤其擅长脊柱微创手术。完成脊柱手术余台。荣获多项军队科技进步奖和医疗成果奖,发表论文31篇,出版专著2部。学术任职:河南省医师协会脊柱微创工作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脊柱脊髓损伤学组委员,河南省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脊柱脊髓学组委员,河南省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分会委员。联系方式:(手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ysqbo.com/yzyy/9614.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