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矢状位平衡

时间:2020-9-19 12:11:54 来源:脊柱后凸

前言

何为平衡?

我们貌似第一次意识到这个问题:如果身体失去平衡,我们如何正常维持正常坐位、站立,甚至行走?艺术家们必须在潜意识或感觉中有平衡概念,以精通美观的总原则:和谐。过去几年间,脊柱外科医师仅重视患者术后脊柱矢状位平衡,以期恢复正常外观,实现术后良好功能。然而,即便是某些专业人士也很难解释清楚潜意识中的平衡感觉。

临床工作中,只有完善患者脊柱全长X线检查,我们才能描述矢状位平衡参数。针对此问题学者们进行了多次讨论,有时甚至言辞激烈,才得出相关科学的研究方法。此书见证了我们过去几年对脊柱矢状位平衡的认识过程,有成功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

如果“协调”理念具有个体化,那么关于平衡,每个人根据自身特点:体型,肌肉力量,及年龄等,将给出不同的答案。人体不得不自主做出动作以应对地球引力。良好的体型可显著降低上述过程中的肌肉“做功”和不良代偿。我们所讲的“协调”即是保持肌肉高效状态的脊柱矢状位的最理想外形。重心,脊柱形状,及肌肉三部分相互作用才能达到平衡状态。然而,无论如何优化平衡理论,都无法将人体平衡标准化,且任何相关的尝试都注定会失败。

尽管本书中脊柱矢状位平衡的理念较前已经有很大进步,但研究基础仍是人体静止状态。目前缺少人体动态力学分析,但相关努力不应被放弃。对于脊柱畸形患者,恢复人体优美的外形固然重要,但我们希望脊柱外科医师采用更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

DanielChopinMD

法国利尔大学,脊柱外科

序言

年,Duval-Beaupere教授首次提出了骨盆参数:骨盆投射角(pelvicincidence,PI),并验证其对脊柱外形的重要作用。在当时学术界,脊柱矢状位平衡并非研究热点,全球范围内仅有5篇相关文献。然而过去两年中,超过篇文献与矢状位平衡相关。这一现象说明了脊柱外科医师在现阶段日常临床工作中对脊柱矢状位平衡的重视。

尽管脊柱外科领域的学者们定义了脊柱矢状位脊柱-骨盆平衡参数范围,但临床医师根据上述参数标准进行脊柱矫形,仍常有失败病例。因此,是否可以将相关参数作为脊柱畸形患者矫形标准尚未可知。

我们尝试从“正常到异常”状态全面阐述脊柱矢状位平衡概念。由于矢状位平衡范围较大,因此我们很难给出统一矫形“标准”;身体保持直立是人类进化后获得的较为奇特的特性。人类是唯一能站立且保持平衡、高效状态的生物。骨盆解剖的进化是保持人体直立的关键因素。第一只生活在树上的灵长类动物骨盆扁平且较高,而人类骨盆较大且前倾。因此由于进化和遗传因素,正常骨盆形状范围较大,通常用骨盆投射角(pelvicincidence,PI)表示。学者们通过脊柱形状和骶骨间的密切关系,并根据PI值制定了脊柱-骨盆分型。各类分型的脊柱外形因骨盆形状演变而来,不同类型骨盆有不同的力学机制。

成人年轻时,每人都具有高效的脊柱序列,但随着年龄增长、应力增加,脊柱因退变逐渐失去平衡。身体为保持直立会逐渐产生代偿机制,但同时也失去最佳高效状态。屈伸应力平衡作用下,个体将根据PI值和代偿能力发生相应的脊柱退变性外形。

学者们常根据多个脊柱-骨盆参数综合判断脊柱平衡与否,常重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ysqbo.com/yzyy/9580.html
热点排行
强直性脊柱炎怎么合理

患上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们,在日常的饮食当中一定要多加注意,合理的饮食,营……【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强直性脊柱炎怎么合理

患上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们,在日常的饮食当中一定要多加注意,合……【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