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槽钉生长棒系统在早发儿童脊柱侧凸矫形术中的应用
王文军,晏怡果,薛静波,王麓山,王程,钟坚
医院脊柱外科湖南衡阳
目的:评价新型滑槽钉生长棒内固定系统在早发性脊柱侧凸治疗中的初步临床疗效。
方法:自年1月至年7月,使用滑槽钉生长棒内固定系统治疗早发性脊柱侧凸患儿17例,男6例,女11例;年龄4~12岁,平均7.8岁。Risser征均为0级。先天性脊柱侧凸7例,特发性脊柱侧凸10例。单胸弯7例,单胸腰弯或腰弯10例。入院时冠状位侧凸Cobb角38°-85°,平均66.8°,矢状位后凸Cobb角38°-66°,平均45.5。回顾性分析患儿手术治疗效果。
结果:术后冠状位矫正17°-39°,平均28°,矫正率为48%~65%,平均为52%。术后矢状位后凸Cobb角25°-39°,平均31°。全部病例随访12~44个月,平均26.5个月。随访期间矫正角度丢失率<5%,3例出现矫形棒尾端皮肤感染,1例术后出现肩部失平衡,余未出现断钉、断棒等内固定相关并发症。
结论:新型滑槽钉生长棒内固定系统治疗早发性脊柱侧凸患儿的有效方法之一,初步临床应用效果证实了该术式的可行性。
版权著作权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
仅做学术交流学习使用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