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跟腱是全身最大也是最粗壮的腱性结构,由小腿三头肌肌腱(由腓肠肌内外侧头和比目鱼肌构成)和跖肌组成,但有6-8%的人的跟腱仅仅由小腿三头肌肌腱构成。跟腱很特别,在其远端走形过程旋转90°,远端止于跟骨后上结节。大部分疼痛和跟腱断裂发生在腓肠肌-比目鱼肌复合体血供最差的位置,即跟腱附着点上方2-6cm。胫后动脉返支经腱腹交界处滋养跟腱近端部分,胫前动脉跟骨支在腓骨后方发出数根穿动脉滋养跟腱远端部分。核医学研究表明,跟腱止点以近4cm开始,跟腱内血管明显减少。跟其他部分的肌腱不同,跟腱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滑膜鞘,跟腱被膜由腱旁组织、跟腱系膜、内膜、外膜组成。病理生理肌腱断裂可能是由于血管相对稀少及反复微小创伤综合所致,由于血管分布减少,反复微小创伤引起的炎性修复过程跟不上应力作用,此时再承受机械超负荷便会使其完全断裂。跟腱断裂的危险因素如下:内源性:解剖倾向、身体正常吸收应力机制的缺陷
距下过度内旋
前组/后足过度内翻/外翻
股骨过度前倾
肢体不等长
肌肉力弱/不平衡
高体重指数
年龄
外源性:训练技术错误,环境因素奔跑时间过长或强度过大
对跑步路面不熟悉
药物: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皮质类固醇激素
研究表明,胶原纤维形变程度跟跟腱呈线性相关作用于跟腱的张力小于4%时(绝大多数的生理负荷在此范围内),胶原纤维没有明显的变化。4%~8%的张力会导致分子间交叉连接失效,胶原纤维间发生相对滑动。张力超过8%,胶原纤维承受的张力和纤维间的剪切应力过大,最终会造成宏观层面的跟腱断裂。跟腱的应力应变曲线流行病学跟腱断裂的发生率在工业化国家持续增长,究其原因在于人们越来越少地运动,出现越来越多的「周末勇士」(仅在周末参加体育活动的人群),高发年龄为30~40岁。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女比例从2:1逐渐变为19:1。75%的急性跟腱断裂与运动相关。左侧发病率高于右侧,这可能是由于右腿习惯将重量推向左腿导致。受伤机制可能是比目鱼肌收缩的情况下踝关节迅速背伸,在涉及以足为轴突然转身/或快速加速(例如像网球、篮球或垒球这样的急停急跑运动)的剧烈体育活动中,突然施力于跟腱时会发生跟腱断裂。表现许多患者感觉像是踝关节后面被猛烈撞击。一些人听到「啪」的声响,并感到严重急性疼痛,但无痛并不能排除跟腱断裂(一项小样本病例系列研究发现1/3跟腱断裂患者没有疼痛)。踝扭伤一般发生于足着地时,与其不同的是,跟腱断裂的症状一般发生于患者足离地时。有很多跟腱完全断裂患者能够行走。查体时在肌腱局部触及凹陷、患足不能以足趾站立和Thompson「挤压试验」阳性。以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或超声作为金标准,Thompson试验敏感性为96%,特异性为93%。阴性检查结果可漏诊高达10%的断裂(假定断裂的验前概率为75%)。因此,Thompson试验阴性但临床仍高度可疑的情况下,确诊检查如诊断性超声或MRI是有帮助的。Matles试验是另外一种评估跟腱断裂的方法。检查时患者俯卧并屈膝90度。观察患侧足相比健侧足是否呈背屈位或中立位(两者皆为异常),健侧足应该呈跖屈位,如果患足在中立位或轻微的背屈,则跟腱可能发生了断裂。诊断跟腱断裂的Matles试验,该试验中如果足呈中立位或轻微背屈,则跟腱可能断裂在上述研究中,Matles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和85%。辅助检查跟腱断裂可以单纯通过临床检查做出诊断,但超声能够实现床旁快速确诊。尽管发表的资料有限,经验丰富的人员进行超声检查时,超声似乎是诊断跟腱撕裂、鉴别部分性和完全性跟腱撕裂的准确工具。有研究报道,以手术发现作为金标准,超声鉴别部分和全层跟腱撕裂的敏感性为%,特异性为83%,准确性为92%。此外,动态超声能够显示跖屈时肌腱断端是否能够互相接触。如果不能,这是需要手术修复的强力指征。MRI常用于评估肌肉骨骼的问题,当怀疑跟腱断裂且无高质量诊断性超声可用的情况下是首选检查方法。MRI在检查跟腱部分撕裂时可以提供更多的解剖细节和更高的准确性。治疗对于急性跟腱锻炼的治疗采取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目前还有争议,两种治疗方法都有相关的证据支持。有人认为两者治疗后的跟腱强度、力量及耐力无显著差异。初步处理:跟腱断裂的初步处理包括局部冰敷、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和/或NSAIDs一般足够)、休息(即借助拐杖不负重)、跖屈一定角度固定踝关节(一般用夹板)。非手术治疗:基于超声检查的非手术治疗指征包括:1)最大跖屈时的间隙小于5mm;2)足中立位时的间隙小于10mm;3)足20°跖屈时超过75%的肌腱可以并在一起。非手术治疗方法注意是通过踝关节制动于跖屈位,以便于减少断裂处缺损的长度。通过石膏或支具将踝关节固定于跖屈位的时间应不少于4周,随后应当继续固定于中立位4周。数据显示,使用功能性支具的患者发生跟腱再断裂的风险(2.4%)明显少于石膏制动的患者(12.4%)。一项系统评价对14项随机和半随机试验中手术的疗效进行了评估,有以下发现:●手术修复相比非手术治疗降低了反复跟腱断裂的风险[12/(5%)vs30/(12%);●汇总结果表明手术治疗组除跟腱再断裂以外的并发症更常见,但是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这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些并发症包括感染、感觉异常(腓肠神经损伤)、组织黏连及深静脉血栓形成。●尽管不同的结局测量指标使作者无法将合并数据,但除一项研究外其余所有研究均显示采取手术或非手术治疗的患者中,能够恢复到受伤前运动水平的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该系统评价中包含的三项研究报道了与切开修复相比,经皮手术修复可以减少术后伤口感染(0/68vs12/66;RR9.32,95%CI1.77-49.16),且不影响再断裂率。其他并发症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满意度及恢复时间的评估在各研究之间不同,无法得出明确的结论。手术治疗:包括经皮修复、微创修复、切开修复。手术治疗的目的是恢复跟腱的正常静息张力和长度、减少断端间的分离,并尽可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接受手术治疗的年轻、偏好运动的患者恢复伤前活动能力的可能性高于非手术治疗的患者。适用于运动员以及偏好运动的年轻患者。跟腱断裂的Krackow缝合手术方法修复跟腱断裂的Lindholm手术方法当不能行端对端缝合时,将腓骨短肌与自身缝合,形成一动力环皮下修补急性跟腱断裂的Ma和Griffith手术方法Turco和Spinella的改良方法,将腓骨短肌穿过跟腱远侧段中间冠状裂隙并与跟腱及其残端缝合术后处理:用短腿管型石膏将足固定于重力下垂位4周,4周内不能负重,然后更改为带低跟的马蹄位短腿负重管形石膏,再固定4周。去石膏后开始行足尖-足跟站立训练,及腓肠肌、比目鱼肌锻炼,并使足在4周内逐渐恢复到中立位,此后再做4周跟腱牵伸练习。笔者随访记录如下,图1-3为保守治疗的患者,图4为手术治疗的患者(左右滑动查看)
好文推荐:久坐伤全身,最伤的地方居然是……两个医生谈恋爱,能干出多可怕的事儿?图解:椎间盘膨出、突出、脱出如何鉴别?骨科医生的基本功:常见缝合技术详解术后引流管断在切口里,我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关于脊柱侧凸,这里有10个易忽视的问题编辑|Seaweed题图站酷海洛参考文献:(1)《坎贝尔骨科学第5卷运动医学及关节镜》(2)DavidW.Aitchek等编写的《足踝运动医学》(3)Uptodate临床顾问(4)第4版《实用骨科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