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前沿显微内镜辅助下治疗胸腰椎椎管

时间:2020-10-22 7:22:40 来源:脊柱后凸

内蒙古医院微创脊柱外科

椎管内骨性占位临床上屡见不鲜,主要包括钙化型椎间盘突出症、椎体后缘离断症、后纵韧带骨化、黄韧带骨化和爆裂骨折等,均可继发椎管狭窄症,其手术方式主要有传统开放手术及微创手术。自年Foley[1]等首次介绍显微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

(mi?croendoscopicdiscectomy,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近十多年来,MED适应证逐渐扩大,除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行髓核摘除术,还可治疗胸、腰椎管狭窄症、腰椎不稳定及腰椎滑脱症。年10月~年09月本院在MED辅助下治疗椎管内骨性占位继发椎管狭窄症患者例,疗效满意。

年10月~年09月在MED下治疗椎管内骨性占位继发椎管狭窄症患者共例,其中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例,椎体后缘离断症17例,下位胸椎黄韧带骨化症9例,胸腰椎体爆裂骨折35例。男例,女86例,年龄为17~83岁,平均52.6岁,病程4个月~40年。纳入标准:临床症状、体征与影像学检查(X线片、CT及MRI)相吻合。

手术方法:

钙化型LDH取全麻或硬膜外麻醉:俯卧位,腹部悬空,屈髋屈膝各45°,C型臂或G型臂X线机下体表标记定位。症状侧经椎板间隙入路,逐级扩张建立直径18mm工作通道,镜下扩窗进入椎管,游离并摘除黄韧带,显露硬膜囊及神经根,用2把“自动神经牵开保护器”栅栏样牵开保护。对钙化灶旁侧的软性突出髓核先摘除后再选用弧

形或环形骨刀、超声骨刀、动力磨钻或“马蹄凿”等通道内专用工具切除、磨除钙化灶或将突入椎管内的骨性部分踏入椎间隙内。

盘内及神经根周围以盐水、双氧水和碘伏冲洗,减少炎性介质,减轻炎症反应,降低感染率。彻底止血。部分病例经减压、融合及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取全麻,体位、体表标记定位、入路及建立工作通道方法同上。镜下首选超声骨刀或动力磨钻配合椎板钳对上椎板下缘、下椎板上缘及关节突内缘切、磨、扩窗。显露骨化黄韧带后,用磨钻磨簿,L型剥离子硬膜外潜行分离并逐次咬除。严密止血,冷盐水浸泡硬膜。纤维蛋白纱布或硬膜补片覆盖。

椎体后缘离断症采用全麻或硬膜外麻醉,体位、体表标记定位同上。于病变节段症状侧棘突旁开3.0~3.5cm做与皮纹一致横切22mm,深筋膜及肌肉纵切口,于关节突关节表面逐级扩张建立直径22mm工作通道,外展倾斜30°~35°。镜下清理、显露关节突关节,选用弧形骨刀、超声骨刀或动力磨钻配合椎板钳切除、磨除关节突关节外侧1/2,其深部即为Cambin三角,显露间盘,切开纤维环,先后用6、7、8、9、10、11、12或13mm(依椎间隙高度)等不同规格的铰刀清理盘内髓核,刮糙终板,在神经牵开保护器的保护下将骨性占位去除,植骨、置入合适的Cage。病变节段经皮钉棒内固定以稳定节段。术毕,放深部引流装置。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采用全麻,体位、体表标记定位同上。于伤椎棘突旁开0.5~1.0cm,切口18mm,逐级扩张,建立工作通道。镜下开窗减压,神经牵开保护器保护硬膜囊与神经根,显露椎管内骨块,用马蹄凿将骨块踏回伤椎椎体内。椎体内存在腔隙可植入人工骨粉或医用硫酸钙。伤椎上下的邻椎行经皮角度螺钉内固定。术毕,放置深部引流(图3)。

评估指标

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及各类并发症,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

脊柱评分。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DisabilityIndex,ODI)和MacNab标准[3]评估结果。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ˉ±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围手术期及术中情况:

所有患者均在MED辅助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76.17±19.17)min,出血量(82.06±14.21)ml,平均每一切口长约(18.66±2.)mm。

1例发生脑脊液漏,2例发生一过性下肢肌力下降,1例马尾神经不全性损伤(症状侧鞍区感觉减退),以上病例经保守治疗3周左右恢复。其中1例钙化型间盘突出症患者于术后11d因肺梗死亡。所有患者均术后1周佩戴腰部支具下地活动。

随访结果

除1例肺栓塞死亡外,其他患者均获得1年以上的随访。各类疾病术前,术后2周、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JOA和ODI评分

4类骨性椎管内狭窄性疾病均表现为随着时间延长,JOA评分显著增加,不同时间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ODI评分随时间延长而显著减少,不同时间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未出现迟发性神经损伤及相关并发症,患者生活质量较术前明显改善。末次随访时按Macnab标准,总体优良率为(88.16±2.16)%。

讨论

构成椎管壁的任何结构发生病变,如椎间盘突出、关节突关节增生内聚以及黄韧带肥厚等因素均可使椎管变形狭窄,从而压迫椎管内容物,引起临床相应症状[4]。虽然各有其特点,但均占据椎管内空间,随时间推移、钙盐沉积等因素,临床主要表现为病史长,症状渐进性发展。本组病例均行椎管减压术,术后JOA评分及ODI评分均较术前改善。充分说明本术式治疗胸、腰椎椎管内骨性占位继发椎管狭窄症,可获得充分有效减压,疗效满意。

钙化型椎间盘突出和椎体后缘离断症继发椎管内骨性占位椎管的1/2(术前CT),选择症状侧椎板减压、双侧黄韧带切除、骨性占位灶切除、椎间融合联合经皮钉棒固定的术式;若骨性占位椎管的1/2,选择症状侧椎板和侧隐窝减压即可。对胸椎黄韧带骨化症单纯1个节段多选择经后路椎板间入路,切除骨化黄韧带即可(用动力磨钻、超声骨刀及超薄椎板咬骨钳等),对2~3个节段减压后则加经皮钉棒固定以加强其稳定性。对于胸腰椎爆裂骨折椎管内占位,新鲜骨折选择经皮角度螺钉撑开复位固定联合MED经椎板间入路减压,镜下直视下将骨块还纳复原。陈旧骨折继发椎管狭窄选择镜下单纯椎板减压黄韧带切除即可。本组例患者行单纯MED术进行椎管内减压,其中3例二次手术行椎间融合术、双侧经皮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疗效满意。笔者认为,对于椎管内骨性占位继发椎管狭窄症行单纯MED术的指征主要有:①点片状,钙化灶小,LDH;②发病急,病程短,症状重(非钙化灶侧LDH),影像显示为椎管内钙化与非钙化或软硬交界处可见软组织突出影;③胸椎黄韧带骨化症(TOLF);④对于适合椎间融合的病例,由于患方原因,行单纯MED减压,近期效果满意,远期效果可能不满意。

本组30例患者(部分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和椎体后缘离断病例)行MED椎间融合术,均行双侧经皮钉棒内固定术,术后均行支具外固定6个月,疗效均满意。符合下列几点即可行MED融合术:①钙化灶大,椎管狭窄症状重,彻底减压影响节段稳定;②椎体后缘离断症,浮动椎管占椎管1/3以上,椎管狭窄症状重;③合并腰椎不稳定或腰椎滑脱。

硬脊膜损伤是MED的常见并发症[8],本组发生1例,发生率约为0.4%。造成硬脊膜损伤的主要原因有:①MED初学者,镜下操作不熟练;②疾病原因,造成硬脊膜与钙化/骨化椎间盘粘连;③非MED初学者,术中剥离硬脊膜过于粗暴。因此,熟练掌握MED技术,术中精细操作是防止硬脊膜撕裂的关键因素。出现硬脊膜损伤时可暂时用脑棉片或止血纱布压迫封堵,尽量避免吸引器在损伤处吸引,否则会将马尾神经吸出。术毕使用可吸收纱布覆盖并严密缝合深筋膜、皮下及皮肤,按脑脊液漏进行处理即可。

钙化/骨化型椎间盘突出的患者,神经根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手术目的是神经松解,重建脊柱稳定性,而去掉钙化/骨化椎间盘突出,则需要牵拉神经,这样就需要在牵拉神经时,动作轻柔,尽量减少神经的牵拉刺激,为此,本科发明了“自动神经牵开器”[12、13],并联合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神经功能,大大降低了神经损伤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MED术秉承外科手术微创化、可视化、有限化的理念,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逐渐被广大脊柱外科同道及患者接受,但MED学习曲线漫长,要求有过硬的解剖知识及熟练的操作技术。

本站是提供国内外学术文章的存储空间,不提供商业服务,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与我们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ysqbo.com/ystj/9812.html
热点排行
脊柱侧凸的护理和矫正

青少年是脊柱侧凸的高发人群,很多家长为此而担忧,寻求治疗方法是他们迫在眉……【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先天性脊柱侧凸病因病

先天性脊柱侧凸畸形和其他先天性畸形一样,病因不清楚,多数学者……【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脊柱侧凸的护理和矫正

青少年是脊柱侧凸的高发人群,很多家长为此而担忧,寻求治疗方法……【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