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十香园”将捐献给政府
740)this.width=740"border=undefined>十香园原貌。
740)this.width=白癜风如何治疗740"border=undefined>居玉华女士向展现先人居巢先生画像。
740)this.width=740"border=undefined>十香园现貌。张伟清摄
岭南画派的发祥地“十香园”旧址将由居氏后人捐献给政府,以支持政府进行文化建设。昨天,在广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建华对“十香园”修复保护工作进行专题调研时,居氏后人居玉华女士特地中医治疗白癜风向他表达了这个意愿。陈建华表示,将在旧址上对“十香园”进行修缮,相干工作将马上启动。
岭南画派优秀传人源出“十香园”
建于清代咸丰年间的“十香园”,座落于广州海珠区隔山(今昌岗中街一带)怀德大街内,占地640多平方米,是岭南画派鼻祖居巢和居廉居住和作画授徒之所。园名得自于园内种植的君子兰、夜来香、茉莉等10种香花、草木。
有了居廉、居巢与“十香园”,才培养出成为岭南画派“3杰”的高剑父、陈树人,才会有关山月、黎雄才、赵少昂等一大批优秀传人。清代光绪年间罢科举提倡新学,设立新学堂,开设图画课,广东中小学校的图画师资,绝大多数都是居廉门下弟子,有些乃至被广西、湖南、福建等省分延聘为老师。他们在继承传统中国画的笔墨技能同时,大胆创新,独创撞水、撞粉法,从而在中国画坛上标新立异,构成了岭南画派。
省博物馆副研究员朱万章说,到上世纪20年代时,广东将近八成的美术教师都源出“十香园”。“十香园”门下能在美术史上留名的杰出弟子就最少达30多人,建国后广州美术学院选在现址建院时,主要斟酌因素之一也是由于靠近“十香园”这个岭南画派发祥地。
杂草丛生断壁颓垣招小偷光顾
昨天,在海珠区马涌旁一片不起眼的横街窄巷中,找到了这处幽静的别院。经历了170多年的风风雨雨,昔日秀雅幽静的园子日渐破败,院落凋零。几处院墙早已坍塌,破旧的青砖堆在杂草中,有些荒凉。居廉的曾孙女、78岁的居氏后人居玉华婆婆指着庭院北边说,那里原来是“啸月琴馆”,惋惜在沦陷时期被日军所毁,仅存部份断壁颓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