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直击骨科医生与剃刀背的8小时

时间:2016-12-20 8:01:44 来源:脊柱后凸

一位优秀的医生,他不仅要炼就精湛的医术,还要有与患者面对危险的勇气与能力。同样,在这台手术中,他们就时刻面临着多次巨大的考验,稍有不慎,患者可能永远都站不起来了。

今天,这位年仅20岁的小伙子却很幸运。当然,这不仅仅是幸运,而是医生们经过近8个小时与疾病的战斗,凭借强大的医术,才将他弯曲68度脊柱矫正过来,手术精细完美。

20岁小伙脊柱侧弯68度

医生挑战骨科最大的手术

这是一个天气寒冷的上午,气温很低,还下着小雨。可当我急急忙忙赶到手术室时,却早已是一派繁忙。9点钟左右,手术就已经开始了,医生们、护士们各自守在自己的位置,忙活着,似乎没人觉察我的到来。一进手术室,眼前的手术景象多少挑战着我的视觉感受。要知道,这是我所采访手术当中,所看到的最大手术创面。患者的背部被打开了很长一条切口,医生必须在这样的切口中,矫正他弯曲了68度的脊柱。

这是一位年仅20岁的小伙子,姓杨,来自五峰牛庄乡。从他5岁开始,他的背便开始与同龄的小伙伴们长得不一样,并不太直。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背不断向左边弯曲,如今的背仿佛就像一把“剃刀背”(左侧高,右侧低)。高昂的医疗费用与手术的高风险,这两座难以逾越的“山”挡住了他的健康成长。医院时,他的背已经弯曲到了68度,严重地影响着他的心、肺、甚至累及脊髓,多个器官受到了压迫,身体每况愈下。如若不能尽早手术,他甚至有可能活不过30岁。疾病越是复杂,手术中的风险就越大。脊柱侧弯矫正手术就是一种风险性非常高的手术,被喻为骨科领域最大的手术。这是因为手术创伤很大,而且要在脊柱上动手术,稍不小心就会伤及脊髓,极易造成患者终身瘫痪。在国内,医院医生敢于触及。   往往,面临这样的时刻,只有良医才能尽担责任与尽显其价值。

背部植入22颗钉子

一些金贵的骨头被分离

10点46分,主刀医生梁杰主任与助手们已处于紧张的布钉之中。马上,他们就会遇到一个最为凶险的地方——第6个胸椎处,这也是脊柱弯度最大的一处。在这里,手术难度最大,手术进行的位置、角度、轻重,都无不挑战着梁杰的医术与经验,更或者是手术室里的所有人。   手术进行,争分夺秒。“骨头都留了吧?”“用标本盘装着!”“过会要还回去的!”   梁杰头也没抬,快速对护士说道。   在布钉的过程中,医生们会将脊柱上骨头截取一些,骨肉多少会被分离出来。只是这骨头很金贵,等布钉结束后,医生们又得将分离出来的骨与人工骨一起植入,让它们一起融合生长。“用劲!”“这个位置不好弄!”“还不错!”   梁杰与助手们交流着。   突然,他停下手中的器械,离开手术台,站在X光片前端详起来。“我们术前确定了布钉的位置,手术当中还要反复确认,不能有一毫差池!向内,若碰到脊髓会致瘫;向外,怕弄破血管或进入胸腔。”指着X光片,梁杰回答着我的疑问。10点56分,我随医护人员一起走出手术室。这会儿,医生还要给患者拍一次X片,通过影像再一次确认手术的精确性。更何况,患者脊椎除了弯曲,同时还伴有旋转,这更增加了手术的难度与风险。医生们得谨慎再谨慎。   11分钟后,我们再次回到手术室。“不错,继续!”   看过影像片,确定了前期手术的准确性,梁杰与同事们继续手术。   第7个,第8个……第11个,手术紧张有加,有条不紊。   要知道,今天手术室医护人员异常多,有骨科医生、麻醉科医生、康复科医生。其实,任何手术必须要有强大的团队作支撑,才能保证手术的万无一失。   其实,为给小杨的手术保驾护航,骨科还专门请来了康复科专家,用精密的仪器对小杨的脊髓耐受度实时监测,以防止因为细微的矫正动作造成不良后果。有了这个实时监测,万一小杨的脊髓神经的耐受程度超过了仪器显示的最高值,康复科专家就会随时要求暂停手术。这其实又给手术上了另一道保险卡。   而这样的“叫停”工作,在近8个小时的手术中没有一次。看来,医生们的能力真是令人叫好,一切都在他们的掌握中。   11点50分,医生们开始转到脊柱的另一侧,进行同样的布钉工作,同样需要植入11个钉子。

两根“铁棒”拉直脊柱

一个细微的动作或面临瘫痪

已经13点25分了,医生们仍滴水未进,更没有人有时间去吃午饭,11个医护人员仍各司其责。   13点35分,手术又到了第二大关口——上CD棒。医生要借助两根直直的“铁棒”来拉直弯曲的脊柱。他们会用一个大大的“扳手”,将第1个与第11个钉子连接起来。通过弯棒和旋棒技术,来矫正脊柱畸形,在严密保护脊髓条件下,患者严重扭曲的脊柱才能一步步恢复他的生理曲度。 “慢慢,等等!”   “夹住!”   “好!”   梁杰与助手们边说边做,他们手中的器械同步操作起来。要知道,患者脊髓已经不能耐受脊柱在矫形当中的牵引,他的椎体已经发生了结构性的紊乱。手术中哪怕一个细微的动作,都可能导致脊髓牵拉过度,最终伤及神经,后果可想而知。 医生们的动作变得异常小心。   他们迅速把CD棒连接了起来,感觉很有艺术性。这个时候,脊髓监测器没有任何动静。如果发出报警声,那就意味着医生们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脊髓受到了损伤,后果就是导致患者瘫痪。   “很好!”坐在手术室一角的康复科刘医生说道。他也跟着松了一口气,毕竟,医生们迈过了手术中最大的风险。梁杰与同事们再一次战胜了医学的极限——脊柱侧弯最大的手术。   事实上,外科手术很直观,肉眼便可见。站在手术台边的我,可以很明显地看到患者的脊梁变直了很多。   医生们开始用吸管吸净手术中的血水,这也意味着手术大功告成,只待最后的皮内缝合。到了这个时候,他们才可以分批去享用午餐了。“老刘,再测一次!”梁杰对康复科刘医生喊道。“比先前还要好一些!”“再过两分钟,再看一下!”   ……“非常好!”   一边应答梁杰主任的指令,“这比手术前改善了很多!”刘医生一边指着监测器上的指数给我解释。   如此“大动干戈”的背后,就是要让患者重新挺起来。高明的医生就是往往能战胜自我,更能用医术攻克医学难题,也只有他们一点点的努力才能促进医学的进步。就如同今天这台手术一般。

8包人工骨植入体内

挡住疾病的医生们笑了

14点零3分,医生们开始进入第三个阶段——植骨。他们要将先前截取的骨头与人工骨搅拌起来,再一点点填在脊柱之上。“均匀地放,看着放!”“再上三包!”   梁杰边对助手说,边用手轻轻地按压,使之平平整整。   从9点到14点10分,他站在手术台边已经5个多小时了。   手术医生武斌与另外一名同事完成手术的最后部分——皮内缝合。这其实也不简单,到了这个时间点,都已经累得筋疲力尽,缝合不好将来会留下巨大的疤痕,最后的工作还得继续精细。   护士们清理所用手术器械,并数了数人工骨头的包数,共8包。   14点41分,缝合漂亮地结束。至此,手术已经进行了6小时14分。   14点54分,梁杰回到手术室,他是来确认患者是否会在预算的时间内醒过来。   这其实也是手术的最后一个阶段,医生们需要患者在手术之后,能尽快醒来,这才能确定他没有因为手术而发生意外。   起初,小杨只有脚稍动了一下,其它反应却并不明显。其实,这也能初步证实手术成功了。只是,医生们一定要等到患者手脚都能动之后,才能证明手术最终的完美。   54分钟里,没有人离开,护士们、医生们、麻醉师们,大家都在等待患者的完全苏醒,意识的完全恢复。   15点48分,小杨的双脚双手都有了反应,各项生理指标也完全正常,手术最终获得重大成功,医生们笑了起来,这才结伴走出手术室。   转入病房的两周之后,小杨就可以下地活动。再过半个月,他就可以像许许多多小伙子一样,昂首挺胸走路,享受灿烂的青春。   大医精诚。医生这个职业,往往让人肃然起敬,是他们的医术,也是他们的医德。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不只是挡在疾病面前,而且拥有与患者一同承担风险,面对困难甚至死亡的勇气与能力。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治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sqbo.com/ystj/4177.html
热点排行
脊柱侧凸的护理和矫正

青少年是脊柱侧凸的高发人群,很多家长为此而担忧,寻求治疗方法是他们迫在眉……【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先天性脊柱侧凸病因病

先天性脊柱侧凸畸形和其他先天性畸形一样,病因不清楚,多数学者……【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脊柱侧凸的护理和矫正

青少年是脊柱侧凸的高发人群,很多家长为此而担忧,寻求治疗方法……【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