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疗荟萃布氏杆菌性脊柱炎误诊脊柱结

时间:2019-5-13 19:14:49 来源:脊柱后凸

作者简介:张军,医院脊柱外科副主任医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同等学历在读博士。陕西省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保健协会骨创伤微创修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参与并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2项,宝鸡市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6篇。

1临床资料

患者刘XX,男,35岁,农民,以“间断发热、腰痛伴左下肢放射痛10月”之主诉入院。10月前无诱因发热、盗汗,体温波动于37-39℃,腰骶部持续疼痛,活动后腰痛加重伴左下肢小腿外侧放射痛,疼痛VAS评分7分,在外院行腰椎MRI(图1)检查后诊断为“腰椎结核”,医院给予口服抗结核药物治疗1月,发热症状轻度改善,腰痛伴左下肢放射痛症状逐步加重,为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就诊。

既往史:既往体健,有牧区牛羊接触史,无手术及过敏史。

查体:腰椎活动明显受限,拾物试验(+),腰骶部椎体叩痛(+),“4”字试验(-),左下肢直腿抬高试验50°(+),加强试验(+),四肢肌力5级,感觉无减退,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图1 腰椎MRI检查见腰4-5椎体信号异常

2诊疗过程

入院行腰椎三维CT检查(图2,3),其余主要检查化验见图4。

图2 腰椎三维CT见腰4-5椎体破坏

图3 腰椎CT轴位课件椎体破坏伴死骨,无明显脓肿

图4 入院后其他主要化验、检查结果

3诊疗思维

患者年轻男性,既往周期性高热伴腰腿痛,无低热盗汗,血常规未见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脊柱化脓性细菌感染可能性不大;同时结合影像学观察,椎旁无明显脓肿,脊柱结核可能性偏小,可进一步补充降钙素原(PCT)或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以排除细菌或结核感染。

患者有牛羊接触史,周期高热,椎体及椎间隙破坏,仔细阅片发现椎体内可见类圆形的破坏灶,病灶边缘出现硬化。椎体边缘见硬化边,椎体边缘形成骨刺,部分形成骨桥,形成“花边椎”。

综上所述,多考虑布氏杆菌性脊柱炎。血样送至疾控中心查布氏杆菌血清凝集实验1:,血清学检测阳性,入院诊断:布氏杆菌性脊柱炎。

4治疗方案

口服“强力霉素”(多西环素)治疗1周后发热症状明显改善,腰腿痛无改善,VAS疼痛评分6分,给予手术治疗。手术行腰椎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椎间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中发现椎间盘破坏明显,脓肿不多,椎间失稳。

术后X线检查见图5。术后病理报告:送检为增生的纤维、血管组织,其内见较多急、慢性炎细胞浸润伴肉芽组织形成,并见部分软骨、髓核组织和死骨,未见结核性肉芽肿,抗酸染色阴性。病理排除结核。

图5 术后正侧位腰椎X线

术后给予强力霉素(多西环素)1片口服2次/日、利福平胶囊0.45g口服1次/日,6周后复查布氏杆菌病凝集试验为阳性,继续口服上述两种药物并加用复方新诺明口服6周后复查布氏杆菌病凝集试验为阴性。术后第4周时波状热消退,腰腿痛症状消失。术后3月复查CRP、ESR正常,体温正常,无腰腿痛。临床治愈,停用相关药物,随诊1年未见复发。

5小结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多发于牧区,临床以长期发热(波状热),多汗,关节疼痛,肝、脾、淋巴结肿大为特点。布氏杆菌性脊柱炎主要需与脊柱结核鉴别(图6),因两者均有发热、多汗及腰背部疼痛,影像学表现均为受累椎体破坏,相邻椎间盘破坏,椎间隙变窄或消失,可有椎旁脓肿形成,因此临床容易发生误诊,应提高警惕。

图6 布氏杆菌性脊柱炎与脊柱结核鉴别诊断要点

编辑:席淳 审校:杨俊超

为了进一步报道临床诊疗特色,推广名医名家的学术思想,实现医学学术的百家争鸣,我刊现结合







































治好白癜风
北京哪间白癜风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ysqbo.com/yfzl/8702.html
热点排行
细说强直性脊柱炎的护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症,临床上的症状为腰部、背部、颈部、臀部、髋部的……【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得了强直性脊柱炎吃什

强直性脊柱炎这种疾病在治疗的时候,如果能够在饮食方面进行配合……【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细说强直性脊柱炎的护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症,临床上的症状为腰部、背部、颈部、……【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