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连简介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147810.html小美喜欢跳舞,是学校舞蹈队的成员,最近一段时间,每天起床的时候,总觉得起床困难,双腿无力。医院做了检查,结果令人震惊,竟然发现小美有一定程度的脊髓损伤,医生建议小美暂停舞蹈训练,否则容易导致瘫痪。”这是前段时间网络上的一则新闻报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在我们的印象里,脊髓损伤多是由于交通事故和高处坠落伤造成,即使是运动导致,也是跳水、体操这类专业的高危项目。相比之下,舞蹈,是一种安全的运动项目,但是其中一些动作同样隐藏着较大的风险,比如“下腰”等脊柱极度背屈类动作。近年来,全国各地都有过“下腰”导致脊髓损伤、甚至瘫痪的报道,而且有逐年增高的趋势。那怎么做才能预防脊髓损伤呢?下面为大家揭晓。01、什么是脊髓损伤?脊髓损伤是指由于外伤、疾病等原因引起的脊髓结构和功能损害。脊髓损伤往往导致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功能的丧失,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大部分患者因丧失基本生活能力,其洗漱、进食、大小便及翻身均需要家人协助,疾病的严重性和迁延性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和家庭生活。据流行病学显示,全球55%的脊髓损伤病例是15-30岁的年轻人,在美国,每年发生儿童与青少年的脊髓损伤15岁以下占1%-13%,20岁以下占20%。在中国,脊髓损伤中20岁以下约占8.14%-10.68%。儿童及青少年脊髓损伤的发生率占8%以上。那么,家长们如何得知孩子发生了脊髓损伤呢?02、脊髓损伤后有哪些表现?1.感觉障碍:当青少年发生脊髓损伤时,多伴有感觉障碍,尤其是脊髓完全损伤,受损伤的节段平面以下会丧失感觉,而部分脊髓受损时,有可能保留一些感觉,如触觉、温度觉等。2.神经功能的紊乱:在脊髓损伤后,会出现神经功能的紊乱,对损伤平面以及其他部位的肌肉无法控制,如不能正常控制自己的泌尿系统,表现为尿潴留、大小便失禁等。3.反射障碍:青少年脊髓损伤通常会有休克期,在休克期过后,受损节段之下的肢体反射从消失变为亢进,而且肌张力也会从迟缓变为痉挛。4.运动障碍:脊髓损伤后平面以下的脊神经所支配的肌肉随意运动消失,肌力会下降,反射弧消失,大脑神经中枢无法支配青少年正常做出走、跑等运动。在伤后会表现为迟缓性瘫痪,损伤平面的运动神经元也难以在一定时期内得到修护。并且,各个阶段青少年脊髓的发育程度存在差异,运动障碍的表现形式不一。5.其他功能障碍:呼吸困难、体温调节中枢受损、月经失调等。03、如何预防脊髓损伤的发生?建议家长们给青少年报考舞蹈兴趣班时,要在有专业资质人员的指导下练习舞蹈动作,不建议自行练习。虽然孩子的脊柱柔韧性相对较好,但同时也缺乏较好的自我保护意识。专业的机构和有资质的老师会教会孩子正确的保护性动作,防止青少年发生不必要的脊髓损伤。青少年发育过程中,注重对于脊髓脊柱的保护,避免驼背、“下腰”等动作,避免引起脊髓脊柱的损伤。特别当孩子需要进行“下腰”训练时,家长要先带孩子进行健康体检,评估身体状况。有学者对37例因舞蹈练习导致脊髓损伤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发现18.9%的患儿存在脊柱先天发育异常。建议有隐性脊柱裂、脊髓拴系综合征等脊柱先天发育异常的青少年,不要学习舞蹈。青少年应进行科学训练,练习动作前要充分进行身体预热活动,使身体达到最佳状态后,再缓慢进行脊柱后伸动作。在舞蹈训练过程中,老师和家长也应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