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钙、磷缺乏
引起钙、磷缺乏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
(1)饲料中钙、磷的含量不足,不能满足猪生长发育、妊娠、泌乳等对钙、磷的需要。
(2)由于饲料中钙、磷的比例不当,影响钙、磷的正常吸收。
(3)机体存在影响钙、磷吸收的其他因素,如饲料中碱过多或胃酸缺乏时使肠道pH值升高,或饲料中含过多的植酸、草酸、鞣酸、脂肪酸等使钙变为不溶性钙盐。
(4)饲料中含过多的金属离子(如镁、铁、锶、锰、铝)与磷酸根形成不溶性的磷酸盐复合物等,均会影响钙、磷的吸收。
(5)机体缺乏维生素D或因肝脏、肾脏病变及甲状旁腺素分泌减少,直接影响钙的主动吸收及磷的吸收。
(6)患肠道疾病时,由于肠吸收功能受阻,使钙、磷吸收减少。
(1)早期表现食欲不振、精神沉郁、消化紊乱、不愿站立。
(2)生长发育迟缓、异嗜癖、跛行及骨骼变形。
(3)面部、躯干和四肢骨骼变形,面骨肿胀,拱背,罗圈腿或八字腿。
(4)下颌骨增厚,齿形不规则、凹凸不平。
(5)肢关节增大,胸骨弯曲呈“S”形。
(6)肋骨与肋软骨间及肋骨头与胸椎间有球形扩大,排列呈串珠状。
(7)骨与软骨的分界线极不整齐,呈锯齿状。
(8)成年猪的骨软症多见于母猪,初期表现异食为主的消化功能紊乱,后期主要是表现运动障碍。
(9)眼观跛行,骨骼变形,表现上颌骨肿胀,脊柱弓起或下凹,骨盆骨变形,尾椎骨变形、萎缩或消失,肋骨与肋软骨结合部肿胀,易折断。
(1)根据发病猪的年龄、胎次,调查饲料种类和配方以及临床症状是否有骨骼、关节异常,异食癖等。
(2)还可结合补充钙、磷和维生素D制剂后的治疗效果帮助诊断。
(1)佝偻病
1、加强护理,调整日粮组成,补充维生素D和钙、磷,适当运动,多晒太阳。
2、有效的药物制剂有鱼肝油、浓缩鱼肝油、维生素D胶性钙注射液、维生素A和维生素D注射液、维生素D3注射液。
3、常用钙剂有蛋壳粉、牡蛎粉、骨粉、碳酸钙、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和10%氯化钙注射液。
(2)骨软症
1、调整日粮组成。
2、在骨软病流行地区,增喂麦麸、米糠、豆饼等富含磷的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