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骨折的最全分类及其治疗

时间:2018-9-18 19:33:03 来源:脊柱后凸

脊柱骨折为骨科的常见创伤,发生率占骨折的5-6%。青壮年多见,以胸腰段最多(T10-L2),并多合并有脊髓损伤。

脊柱的稳定

稳定性脊柱的三柱理论,Denis将脊柱理解成三条纵行的柱状结构,即:

(1)前柱:包括脊柱前纵韧带、椎体及椎间盘的前2/3部分;

(2)中柱:由椎体及椎间盘后1/3和后纵韧带组成;

(3)后柱:由椎弓、椎板附件及黄韧带、棘间、棘上韧带组成。

年Ferguson完善了Denis提出三柱分类概念,认为椎体和椎间盘的前2/3属前柱,后1/3属中柱,这是目前比较一致公认的三柱分类概念,凡中柱损伤者属于不稳定性骨折。

法国的Roy-Camille、Saillant的三柱概念略有不同,他们认为中柱除椎体和椎间盘的后1/3以外,尚应包括椎弓根、关节突。中柱的范围较广,而后柱仅指关节突后方的椎弓,包括椎板、横突、棘突,但仍然主张中柱损伤属于不稳定性骨折,因此判定中柱损伤是分类的基础。

脊柱损伤原因

任何引起脊柱过度屈曲、伸展、旋转或侧屈的暴力,都可造成脊柱损伤。

脊柱骨折的分类

(一)依据骨折形态分类

1、压缩骨折

为临床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此型损伤主要是屈曲压缩应力所致,根据弯曲的方向可分为屈曲压缩和侧向压缩,前者多见,后者少见,前者表现为前柱受压力,椎体前部高度压缩<50%,前纵韧带大多完整,后柱承受张力,X线像显示椎体后侧皮质完整,高度不变,后柱的棘上、棘间韧带在张力较大时可断裂,而中柱作为支点或枢纽而未受累,该型骨折常见于胸椎,大部属稳定型,神经损伤少见。约占胸腰椎损伤的一半。脊柱处于屈曲位时,由纵轴的超负荷引起前柱的压缩和后柱的张力造成脊柱损伤。

其损伤机制的特点是:前柱承受压力,后柱承受张力,中柱作为支点,椎体后缘高度不变。根据外力方向不同,又可分为前屈型及侧屈型,前者常发生于T11~L1,后者以L2,3为多。椎体压缩常<50%,如>50%则后柱受累。压缩骨折以椎体上终板受累多见,下终板较少。

Ferguson根据稳定性不同将屈曲压缩骨折分为3型:

(1)Ⅰ型:为单纯椎体前方楔形压缩,压缩不超过50%,中柱与后柱完好;

(2)Ⅱ型:为椎体楔变伴后柱韧带复合结构破坏,并有棘突间距加宽、关节突骨折或半脱位,前、后柱损伤,中柱完好;

(3)Ⅲ型:为椎体压缩,椎体后上缘骨折,骨折片突入椎管,前、中、后柱均损伤。

2、爆裂骨折

脊椎爆裂性骨折是椎体压缩骨折的一种特殊形式,是随CT在临床的应用而逐渐开始认识的,约占脊椎骨折的20%。脊椎爆裂性骨折最显著的特点是脊柱中柱受损。伤椎前柱与中柱均崩溃,椎体后缘高度降低并向四周分散,两侧椎弓根距离增大,椎体后缘骨折片连同椎间盘组织膨出或突入椎管,常致硬膜囊受压,后纵韧带受损。

脊柱爆裂性骨折虽可以发生于颈、胸、腰椎,但以胸腰段最常见,特别是胸腰结合部损伤占骨折的40%,仅L1的爆裂性骨折即占脊柱爆裂性骨折的半数以上,原因可能是此区无胸廓保护,并且胸椎小关节在此由冠状方向转为矢状方向。在CT扫描应用前常将此类骨折归于压缩型骨折。

该型损伤的特点是脊柱中柱受累,在轴向应力或轴向应力伴屈曲应力作用下使椎体呈爆裂样裂开,椎体后侧骨折片常连同椎间盘组织突入椎管,引起椎管狭窄,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该类骨折在普通正、侧位X光片可见椎体前高、后高及侧高有不同程度的减小,椎间盘高度可能减小或不变,椎弓根间距增宽,CT扫描对此类损伤诊断价值最大。

Denis将爆裂骨折分为5型:

A型,是指在严重的完全纵向垂直应力所致的上、下终板均破裂的骨折,一般不引起后凸成角,多见于下腰椎。

B型,为不完全纵向垂直或略带前屈应力所致的上终板损伤,能导致急性或晚期向后成角,为胸腰段爆裂型骨折中最常见的一型。

C型,为下终板损伤,作用机制与B型相似,但比B型少见。

D型,是轴向应力伴有旋转暴力所致,多见于腰椎,该型极不稳定,可造成骨折脱位,但与屈曲旋转型骨折不同之处在于该型椎体多为粉碎骨折,椎弓根间距增宽,椎体后壁可突人椎管,椎板可有纵向骨折。

E型,为轴向应力伴有侧向屈曲,该型除椎弓根间距增宽外,压缩侧可由骨块挤入椎管。

Altas在总结Denis和McAfee等人关于脊椎爆裂性骨折的基础上,根据CT图像上椎体矢状骨折、附件骨折、椎弓根间距、椎体前缘楔变程度、椎管狭窄范围及是否合并其它部位脊椎骨折,将脊椎爆裂性骨折分为5种主要类型:

(1)A型:椎体上下终板骨折,椎体呈一致性压缩,椎体后缘突入椎管,常见于下腰椎;

(2)B型:椎体上半部压缩楔变并向后突出,椎体下终板完整,此型最常见,占54.7%,以胸腰段多见;

(3)C型:椎体下半部压缩楔变并向后突出,椎体上终板完整,此型较少见;

(4)D型:骨折的椎体发生旋转、脱位,表现为后柱骨折。又可分为两个亚型:①D1型,骨折伴侧方移位;②D2型,骨折伴矢状移位;

(5)E型:又称侧屈型,发生于腰椎侧屈时,轴线压缩力引起前中柱单侧受累,骨折的椎体呈明显侧方楔变,当后柱受累时,可有单侧小关节脱位,不稳定,常伴有神经症状。

爆裂性骨折的稳定性Altas将不稳定脊椎爆裂性骨折CT表现概括为:

(1)椎管移位;

(2)椎体压缩高度超过50%;

(3)附件骨折;

(4)椎弓根间距增宽。

O′callaghan把下述小关节变化定为不稳定:

(1)椎体半脱位伴小关节前交锁;

(2)椎体侧脱位伴小关节外侧脱位;

(3)急性脊椎后凸畸形伴椎体轻度半脱位及小关节脱位。

Willen等分析了8例椎体爆裂骨折的尸体标本,根据尸检病理表现对照相应的X线征象,在Denis分类的基础上判断其稳定程度:DenisA、DenisB属稳定型,DenisD、伴有小关节移位的DenisB属不稳定型,并经病理检查证实。

3、安全带型损伤

又称屈曲牵开型损伤,此型损伤常见于乘坐高速汽车腰系安全带,在撞车的瞬间躯体上部急剧前移并屈曲,以前柱为枢钮,后柱与中柱受到牵张力而破裂张开。骨折线横行经过伤椎棘突、椎板、椎弓根与椎体,后部结构的棘上、棘间及黄韧带断裂,暴力大者可同时伴有后纵韧带及椎间盘纤维环断裂,也可有椎体后缘的撕脱骨折。

根据损伤平面的不同,此型可分为损伤通过骨组织的水平骨折(Chance骨折)和损伤通过韧带组织、造成椎间分离的脱位两种类型。

Chance骨折在正位X线片可见两侧椎弓根和棘突呈水平分离或棘间明显增宽。侧位片可见从椎板和椎弓直至椎体后部的水平骨折线。典型病例可见到椎体后缘高度增加,椎间隙后部张开。CT扫描可发现,X线平片易漏诊的椎弓根骨折。

此型损伤轻者可无神经症状,但严重骨折和脱位常伴有难以恢复的神经损伤。此型为牵张性剪力损伤,是一种经后柱结构水平剪力伴有屈曲应力的损伤,后柱、中柱呈张力性损伤,棘上、棘间、黄韧带甚至后纵韧带断裂,前柱呈轴向屈曲,可发生压缩,也可呈绞链作用不受损伤。该型轻度损伤属稳定型,一般无椎管狭窄。严重者椎体可呈切片样裂开,椎弓根断裂,伴水平移位,骨折不稳定,脊髓损伤也较严重。

4、骨折脱位型

此型损伤是严重暴力所致,机制比较复杂,可由屈曲、剪力、牵张或旋转等复合应力所致,故过去依暴力不同分为屈曲旋转型、剪力型或牵张型等。该型损伤常累及三柱,造成不同程度的脊髓或神经损伤。在压力、张力、旋转及剪式应力的共同作用下,脊柱产生骨折并伴有脱位或半脱位。此型损伤后果严重,前、中、后柱常同时受损。依外力作用方向的不同又可分为4个亚型。

(1)屈曲旋转型较常见,前纵韧带及骨膜可从椎体前缘剥离,前柱受到压缩力与旋转力,中柱与后柱受到牵张力与旋转力,常导致关节突骨折、椎体间脱位或半脱位。若经椎间盘水平脱位则椎体高度正常,棘间距增宽;若经椎体脱位则产生切片样损伤。

X线平片常显示不清,断层片可见单位上关节突移位,可有多根横突及肋骨骨折,脊柱呈节段性旋转。CT显示上、下两节椎体间旋转、小关节跳跃及骨折、骨折片突入椎管。该类损伤极不稳定,几乎均伴有脊髓或马尾损伤,发生进行性畸形加重。

(2)剪力型脱位又可称为平移性损伤,椎体可向前、后或侧方移位。前、中、后三柱均受累。常因过伸使前纵韧带断裂,椎间盘前方撕裂,发生脱位而无明显椎体骨折,移位超过25%则椎体所有韧带断裂,常有硬脊膜撕裂和截瘫。它可分为前后型及后前型两个亚型,前者系剪力从上节段向内后,上一个节段的多数棘突骨折,下一个节段的上关节突骨折,前纵韧带完全断裂,并有小关节交锁,但无游离浮动的椎板;后者常发生于伸展位,上一个椎体剪式向前离开下一个椎体,椎体高度大多正常,脱位椎体后弓常有数个水平断裂,因而可有游离浮动的椎板。

(3)牵拉屈曲型(Distractiveflexion)脊柱在屈曲位受伤,在安全带型的基础上,外加椎体间脱位或半脱位,可有单纯韧带损伤及合并撕脱骨折两类。X线片示经椎体、椎弓根、椎板及棘突拉长的影像。

(4)牵拉伸展型(Distractiveextension)脊柱受到伸展拉力,前柱张力性断裂,后柱压缩。

(二)依据骨折稳定性分类

1、稳定性骨折:轻、中度压缩骨折,脊柱后柱完整。

2、不稳定性骨折:①脊柱三柱中二柱骨折;②爆裂骨折,神经损伤;③骨折-脱位累及脊柱三柱,神经损伤。

(三)依据损伤机制分类

1、压缩骨折:①屈曲压缩(砸伤);②垂直压缩(坠落伤)

2、屈曲-分离骨折:轴向旋转载荷,前柱压缩,中后柱张力性损伤。Chance骨折(汽车安全带损伤)

3、旋转骨折:旋转+屈曲损伤;旋转+压缩损伤

4、伸展-分离骨折:过伸位承受外力。

临床表现

1、明确的外伤史,如车祸、坠落等;

2、骨折相关:①畸形、瘀血;②局部疼痛、压痛、叩击痛;③活动受限:颈;胸:肋骨骨折→呼吸受限、呼吸音↓;腰:腹膜后血肿→腹胀、肠鸣音↓、压痛/反跳痛

3、颈、胸骨折→神经损伤→四肢瘫、截瘫等

影像学检查

1、X线:部位、类型、程度;(正侧位、双斜位、动力位、颈椎张口位等)

2、CT:可显示椎体的骨折情况,可显示有无碎骨片突出于椎管内,计算椎管前后径损失了多少,不能显示脊髓受损情况。(平扫、薄扫、三维、表面重建等)

3、MRI:可显示骨折所致血肿及脊髓损伤所表现出的异常高信号。(平扫)

脊柱骨折治疗

原则:复位、固定、功能锻炼

颈椎骨折脱位-上颈椎(C1、C2)

颈椎骨折脱位-下颈椎(C3-C7)

胸腰椎损伤

胸腰椎骨折的非手术治疗

二桌法过伸复位

双踝悬吊法复位

颈椎骨折或脱位的非手术治疗

1、压缩或移位较轻者:枕颌带牵引复位后Halo氏架/头颈胸石膏固定3月。

有明显压缩或移位或有关节突脱位者:颅骨牵引复位后头颈石膏固定3月。

急救搬运

方法:担架、木板、门板运送

滚动法

平托法

禁忌:一人抬头、一人抬脚或拥抱运送

颈椎外伤患者搬运方法

局部搬运方法

整体搬运方法

本文摘自网络,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全国第九届脊椎矫正整脊手法影像诊疗技术研修班手把手教学、实打实操作、一次学不会、下次免费学

一、课题介绍:

美国脊椎矫正术作为西方的一种传统自然疗法,在理论上与中国的中医理论有相似之处。同时,在他的发展过程中,与现代医学相融合,形成了自身的独立风格。脊椎矫正术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解剖学和X-线学,为脊椎的手法矫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之有效而且安全。其安全的程度,根据全美脊椎矫正协会的统计,其发生死亡和瘫痪病例的概率为四百万分之一。如今脊椎矫正术在美国的发展,颇有点像中西医的成功结合在美国的翻版。在中国,西医的发展,在很多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人才济济。中医的理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正骨、按摩方面,更有出神入化的疗效。中西医结合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脊椎矫正术的引进,既可以锦上添花,又可以博采众家之长,推动自身的不断发展。

脊椎矫正学是一门哲学与科学艺术的综合。在指导思想上,注重人体的整体研究,注重人体内部各器官及组织的相互关系,寻求一种维护、修复自然生理与物理平衡的方法。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脊椎矫正学已不是一门单纯调整脊椎骨的系统性手法,而是宏观地从人体的整体平衡着眼,来认识人体内部的奥秘,再从科学实验中寻找依据,以达到调整平衡的目的。这种调整的方法不仅对脊椎安全、有效,也涉及到全身的每一块肌肉和关节,涉及到种种生理学的平衡。这种对人体的认识和调节,可以达到微妙的境界。

二、课程内容:

1.美式脊椎矫正技术的概论;

2.半脱位的临床诊断;

3.脊椎骨关节解剖特点;

4.脊椎临床实用生物力学;

5.脊椎X线解剖及X光片的分析技术;

6.脊椎的静态触诊和动态触诊;

7.颈椎、胸椎、腰椎和骨盆的实用整脊技术;

8骨盆、下肢及足部的生物力学分析及评估;

9.四肢关节的手法调整技术;

10.整脊技术与西医诊断相结合对临床病症的处理;

三、授课老师:

牟新:

致力于脊椎病和脊椎相关疾病保守治疗的临床研究和教学20余年,尤其擅长用手法治疗脊椎疑难杂症。临床病例多达数万例,中国最早进行脊椎矫正教育的领军人物之一。

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骨关节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曾任北京凯诺整脊学校高级讲师

中脊康正脊柱矫正学校创始人之一

中国(香港)脊骨神经医师学会委员

山东省三维脊柱矫正学会讲师团成员

著作《中美整脊整肌手法图解》

北京康复医学会脊柱学会常务理事

脊椎病康复专家

四、邀请参加对象:

从事中西医外科、中医科、骨科、软伤科、推拿科、康复科、理疗科、脊椎病科、疼痛科、颈肩腰腿痛专科及对脊椎相关疾病和养生保健感兴趣的医师及治疗师均可报名参加学习。

五、授课模式:

1.现场授课以手法操作为主,并手把手指导。

2.上午理论与实际操作、下午手法学习、手把手教学

3.主要教材:《实用整脊技术》

六、时间和地点:

培训时间:年5月18日~5月21日,学期:4天(5月17号报到)。

培训地点:河南郑州

培训费用:元/人(包括元报名费、培训费、资料费、合影费、临床实操费等),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七、报名事项

(1)参加学习的学员需提前以传真、短信、电话、邮箱等方式进行报名。

(2)报道时交两张一寸免冠彩色照片,颁发结业证书。

(3)欢迎各学员收集整理临床病例现场与专家交流。

注明:鉴于保证培训班的教学质量,本班有名额的限额,请学员务必提前电话报名,以便安排。提前报名并预付报名费者我们送3D解剖软件一份或减免学费元,任选其一。

全国统一报名及咨询

E-mail:

qq.







































白颠
北京中科白瘕风级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ysqbo.com/yfby/8142.html
热点排行
护理强直性脊柱炎病人

得了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们必须要接受好的护理,患者家属们必须要注意,患者得……【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相关导读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