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忠庄镇幸福村91岁高龄的刘婆婆1个月前在家弯腰做事后,突然出现腰背部疼痛不适,剧烈的疼痛让老人起床、翻身极度困难,医院诊治并予以药物治疗,但是疼痛仍不能缓解,严重影响了她的生活质量。近日,刘婆婆在家人的陪同下就诊市五医,市五医神经脊柱外科专家通过详细询问病情、仔细体格检查并结合老人的影像资料,诊断刘婆婆脊柱侧弯畸形,腰重度骨质疏松、腰椎间盘突出、2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腰3椎体骨质疏松性陈旧性压缩性骨折。
腰椎CT和腰椎MRI
专家们反复分析病情,确定刘婆婆持续性腰背痛系因腰2椎体骨折所致,明确了疼痛原因后,经过与家属沟通决定为她做手术治疗。给90多岁高龄老人做手术存在很大的风险,何况刘婆婆体质弱,基础疾病多,心肺功能不佳,这无疑增加了手术难度。为了保证老人手术成功,神经脊柱外科同呼吸心内科、麻醉科等科室专家会诊评估,考虑老人家年龄大,若选择传统的开放手术,麻醉及手术风险极大,在与老人及家属详细沟通后,神经脊柱外科龙龙医生选择在老人局麻下行经皮腰2椎体后凸成形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第1天刘婆婆即感腰背部疼痛较术前明显好转,可自行起床、翻身及下地行走活动,经过系统抗骨质疏松治疗后已康复出院。
龙龙医生与家属术前沟通
手术中
术后腰椎侧位
据市五医神经脊柱外科龙龙医生介绍,随着现在人口老年化的加剧,骨质疏松患者日益增多,该病好发于老年女性,骨质疏松带来的最大并发症是发生脆性骨折,以脊柱骨折、髋部骨折、桡骨远端骨折为多见,常表现为持续性的疼痛、性质剧烈、身高缩短、驼背畸形、起床及翻身活动困难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治疗上可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保守治疗需要卧床8-12周,但由于卧床时间长,会出现骨量进一步丢失,骨质疏松加重,甚至会出现坠积性肺炎、褥疮、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
手术治疗分为传统的开放手术及微创手术。开放手术创口大、手术时间长、需全身麻醉,此类患者由于年龄大、体质弱、基础疾病多,骨质条件差,多不能耐受麻醉及手术的打击,故局麻下微创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为最佳适应症。目前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骨质疏松症引起的椎体压缩骨折、恶性肿瘤的椎体转移、多发性骨髓瘤、血管瘤、外伤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等脊柱疾患,其方法是在C臂X光机引导下经皮达到责任椎体,安全可靠,目的是通过微创通道向责任椎体注入医用骨水泥来强化椎体,稳定椎体内微小骨折,从而减轻和消除椎体病变引起的疼痛,椎体成形术具有安全性好,出血少,康复快,疼痛缓解明确,术后卧床时间短等诸多优点。目前,PVP及PKP已成为世界公认的能够有效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手术方法。
神经脊柱外科-
供稿:张有强(神经脊柱外科)
编辑、审核:邱晓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