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腰痛

时间:2017-1-16 14:10:42 来源:脊柱后凸

??腰痛又称“腰脊痛”,以自觉腰部疼痛为主症。腰痛的病因非常复杂,临床上常见于西医学的腰部软组织损伤、肌肉风湿、腰椎病变、椎间盘病变及部分内脏病变等。

中医学认为,腰痛主要与感受外邪、跌仆损伤和劳欲太过等因素有关。感受风寒,或坐卧湿地,或长期从事较重的体力劳动,或腰部闪挫撞击伤未完全恢复,均可导致腰部经络气血阻滞,不通则痛。素体禀赋不足,或年老精血亏衰,或房劳过度,损伤肾气,“腰为肾之府”,腰部脉络失于温煦、濡养,可致腰痛、从经脉循行上看,主要归足太阳膀胱经、督脉、带脉和肾经(贯脊属肾)。故腰脊部经脉、经筋、络脉的不通和失荣是腰痛的主要病机。

以腰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疼痛在腰脊正中部.为督脉病症;疼痛部位在腰脊两侧,为足太阳经病症。

腰椎X光片及CT、妇科相关检查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1.寒湿腰痛腰部有受寒史,天气变化或阴雨风冷时加重,腰部冷痛重着、酸麻,或拘挛不可俯仰,或疼痛连及下肢。

2.瘀血腰痛腰部有劳损或陈伤史,晨起、劳累、久坐时加重,腰部两侧肌肉触之有僵硬感,痛处固定不移。

3.肾虚腰痛起病缓慢,腰部隐隐作痛(以酸痛为主),乏力易倦,脉细。

1基本治疗

治则:寒湿腰痛温经散寒,瘀血腰痛活血化瘀,均针灸并用,泻法;肾虚腰痛益肾壮腰,针灸并用,补法。

处方:以足太阳膀胱经腧穴为主。

委中肾俞大肠俞腰阳关阿是穴

方义:委中是腰背足太阳经两分支在腘窝的汇合点,“腰背委中求”,可疏调腰背部经脉之气血;腰为肾之府,肾俞可壮腰益肾;大肠俞、腰阳关、阿是穴可疏通局部经脉、络脉及经筋之气血,通经止痛。

加减:寒湿腰痛加灸大椎温阳散寒;瘀血腰痛加隔俞活血化瘀;肾虚腰痛加灸命门益肾壮腰。

操作:诸穴均常规操作;肾虚腰痛者,命门穴以隔附子灸法为佳。

2其他疗法

⑴皮肤针:在腰痛局部用皮肤针叩刺出血,并加拔火罐。适用于寒湿腰痛和瘀血腰痛。

⑵耳针:取患侧腰骶椎、肾、神门。毫针刺并嘱患者活动腰部;或用揿针埋藏;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⑶穴位注射:取地塞米松5ml和普鲁卡因2ml混合液于痛点注射,每穴0.~1ml。每日l次。

章某,男,26岁。患者在水利工地劳动时抬石头过重不慎扭伤腰部,致腰痛难忍。查:腰部功能活动受限,不能直伸.尤其不能前俯后仰,第2~4腰椎两侧明显压痛,尤以左侧为甚。当即先取局部肾俞穴,轻刺不留针,后强刺人中、后溪及手针“腰痛点”。一边行针,一边令其活动腰部,当即腰部疼痛大减,活动改善。次日如同前法再治1次而告痊愈(王启才,针医引悟.第1版.中医古籍出版社。:)。

1.《素问·刺腰痛》: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刺其郄中。太阳正经出血,……少阳令人腰痛,如以针刺其皮中,循循然不可以俯仰,不可以顾,刺少阳成骨之端出血,成骨在膝外廉之骨独起者……足少阴令人腰痛,痛引脊内廉,刺少阴于内棵上二痏。

2.《摘英集》:寒湿腰痛,灸腰俞;闪着腰痛及本脏气虚,针气海。

3.《丹溪心法》:腰痛,血滞于下,委中刺出血,仍灸肾俞、昆仑。

4.《席弘赋》:气滞腰痛不能立,横骨、大都宜救急。

5.《针灸大全》:肾虚腰痛,举动艰难,取足临泣、肾俞、脊中、委中。

1.针灸治疗腰痛因病因不同,疗效常有差异。风湿性腰痛和腰肌劳损疗效最好;腰椎病变和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痛,针灸可明显缓解症状;腰部小关节周围的韧带撕裂疗效较差;内脏疾患引起的腰痛要以治疗原发病为主;因脊柱结核、肿瘤等引起的腰痛.则不属针灸治疗范围。

2.平时常用两手掌根部揉按腰部,早、晚各1次,可减轻和防止腰痛。

3.对于推间盘突出引起的腰痛可配合推拿、牵引等疗法。

点击上方右侧工具栏分享到朋友圈!









































治白癜风好的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正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sqbo.com/yfby/4740.html
热点排行
护理强直性脊柱炎病人

得了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们必须要接受好的护理,患者家属们必须要注意,患者得……【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相关导读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