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中闪亮的灯塔-脊柱侧凸的协和分型
主讲人:李其一副教授
时间:年4月30日7:00-7:30
地点:外科楼8层会议室
欢迎感兴趣的各位骨科同道参加!
医院骨科晨读会,无论是酷暑还是寒冬,我们坚持在周四清晨7点-7点半进行学术交流。我们学习的动力来自于一种责任感。
Ifyoudon’tknowsomething,youmayhurtyourpatients.(恶疾难除常有恨,冰心易负愧无知)
责任编辑余可谊
相关阅读
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协和分型(PUMC分型)是邱贵兴教授带领下的协和骨科团队长期努力而获得的重大临床研究成果。“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系列研究与临床应用”曾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邱贵兴教授领导的这个课题获奖的很大部分原因正是在于首次提出了中国人自己的特发性脊柱侧凸分型,具有很好的自主创新性。众所周知,脊柱侧凸的分型是手术治疗的关键所在。年,美国学者King首次对脊柱侧凸提出了真正意义上的分型。但是这种分型是建立在平面矫形的基础上,且只有5种分型,依据此种分型指导手术,术后失败的病例较多。直至年美国学者Lenke提出新的分型,初步体现了三维矫形理念,而且比较全面,但是针对脊柱的旋转畸形,却还没有涉及,且该分型共分42型,十分复杂,实用性不强。面对这些问题,医院已经积累了多例的脊柱侧凸矫治经验,为什么不创立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新分型呢?
想到就要做到,邱贵兴领导的课题组建立起国内第一个脊柱侧凸数据库,并在例病例中挑选例资料完整病例进行了研究。这项研究一直进行了十多年,经过反复的实验,失败和成功的磨练和激励,课题组于年在国内提出了新的特发性脊柱侧凸分型-协和分型(PUMC分型)。与国际惯用的以侧凸部位来分型的思路不同,“协和分型”首创以脊柱弯曲的数目进行大的分型,然后根据脊柱不同部位的三维立体畸形特点再分出亚型。协和分型共分成三大型13亚型,既符合临床特点,又简单实用。按照这个分型方法,不仅可以指导手术入路,而且还可提供手术矫形融合的范围,极大方便普及推广和实际应用。年,“协和分型”正式亮相于国际舞台,发表在国际骨科领域最权威的《Spine》杂志上,该杂志主编Weinstein教授高度评价了“协和分型”。年,Lenke分型的提出者、美国华盛顿大学的著名脊柱外科专家Lenke教授专门来到医院进行学术交流,邱贵兴教授和Lenke教授在脊柱侧凸分型研究方面深入的交流了意见。Lenke教授指出Lenke分型和PUMC分型在很多地方有相通之处,两者在一些问题上的不同观点对他有很大的启发,他非常高兴中国学者在脊柱侧凸问题有这么深入的独立见解。这次会面让Lenke教授和邱贵兴教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Lenke教授此后多次到中国进行学术交流,并推动了国际脊柱侧凸研究学会(ScoliosisResearchSociety,SRS)与中国骨科学界的交流,成为中美骨科学术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
回想这十多年的研究经历,邱贵兴院士总结到,我们的这个课题获得了成功,关键在于有自己的创新,在国际上以往分型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病例总结出了中国人自己的分型,从而获得了国际上的承认。随着我们国力的上升,中国的科学家在国际舞台上要更多的扮演领导者的角色,那么我们必须有自己原创的东西,有我们中国自己的经验,这样才能获得国际同行的认可。
文字节选自:
亲历改革开放30年--让中国骨科走向世界。
云南好的白癜风医院白癜风的最初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