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成都十大医疗新闻

时间:2021-7-15 12:50:51 来源:脊柱后凸

我国著名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m.39.net/news/a_5941636.html

年对于各行各业都注定是难忘的一年,尽管大家都遇到了许多困难、障碍,但在这一年四川、成都医疗行业仍然铆足干劲、迎难而上,交出了一张张令人满意的答卷。

盘点典型,赶紧跟小二哥一起来看看年成都医疗十大新闻事件——

出征!四川第一批名援助湖北医疗队员出发!武汉,加油!

1月25日中午12时许,根据国家卫健委统一部署,由名队员组建的四川省第一批援助湖北医疗队正式集结。下午4点,他们将乘专机前往武汉,赶赴湖北援助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救治工作。

临行前,队员们郑重宣誓:“疫情就是命令!年新年第一天,我们就要出征。我们是儿子、是父亲、是丈夫,是女儿、是妈妈、是妻子,但我们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身份——医务人员。穿上圣洁的白衣,我们愿意为你挡在疫情之前。我们牢记使命担当,用实际行动为武汉加油!不辱使命,打赢防治冠状病毒感染攻坚战!让我们众志成城,共赴时艰!不辱使命,打赢防治冠状病毒感染攻坚战!让我们众志成城,共赴时艰!”

消息来源:封面新闻

医院锦江院区今日开工将在年年底完成竣工验收

年6月28日上午,医院锦江院区建设工程正式开工。该院区位于成都市锦江区成龙路和锦江大道交汇处,占地约亩,建设规模为17.9万㎡,规划床位张,日均门急诊量约人次。

“医院锦江院区建设项目得到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四川省委省政府、成都市委市政府、锦江区区委区政府以及四川大学的大力支持。”李为民院长表示,该院区将“以疾病系统为中心,以病人为中心”为办院理医院,采用条块结合一体化的多院区运营管理模式,其医疗技术力量及管理团队将全部出自主业务院区,与主院区享有同质化医疗、管理、运营水平。建成后,将主要承担创伤急救、灾难救治、神经系统疾病、儿童外科、感染疾病等急危重复杂疾病的诊疗,同时承担区域医疗卫生服务责任,并将通过全新的、科学的、合理的流程与空间布局,积极探索多学科协作MDT服务新模式,全面提升医疗服务品质及患者就医体验。该院区将同时兼具国家级公共卫生灾难救治平台的功能,能够提高西南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重大灾难事件的医疗应急救援水平,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同时还将缓解成都市中心主业务院区的交通压力,改善主业务院区的就医环境。下一步,医院力争将锦江院区建成国内最先进、最科学、配置规格最高、医医院之一,全面服务百姓健康和社会民生,有力支撑成都“东进”战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为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据了解,医院锦江院区计划在年年底完成竣工验收。

消息来源: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四川省卫健委出台《四川省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管理办法(试行)》

为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与服务管理,助力“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建设,近日,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印发《四川省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管理办法(试行)》,从标准管理、资源管理、服务管理、安全管理、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探索和规范,促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在决策支持、便民惠民、临床科研、产业促进等方面的应用发展。

数据传输要按照国家、地方相关标准

《办法》要求各级各类责任单位采集、报送、传输数据时,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规范,对业务信息系统进行标准化改造,并按照标准统一、术语规范、内容准确的要求对数据进行治理,保证服务和管理对象在本单位信息系统中身份标识唯一、基本数据项一致,以满足健康医疗大数据采集、应用需要。

推动省内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组织采集、汇聚本行政区域内的健康医疗大数据,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接入对应层级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传输和汇聚医疗健康服务过程中产生的数据。指导各级各类责任单位结合服务和管理工作需要,及时更新、甄别、优化和维护健康医疗大数据,确保信息处于最新、连续、有效、优质和安全状态。

建立健全大数据开放共享管理制度

《办法》要求,各级各类责任单位根据本单位健康医疗大数据管理需求,实行“分级授权、分类管理、权责一致”的管理制度,明确相应的健康医疗大数据管理部门和岗位,建立健全本单位健康医疗大数据开放共享管理制度,并建设相应的信息系统作为技术和管理支撑。

鼓励产学研合作开展健康医疗大数据科技研究、咨询服务、产品开发、数据加工等活动,鼓励开展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通过产业政策引导、社会资本引入、应用模式创新以及优秀服务推荐、联合创新实验室等方式,建立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和应用示范基地,推动“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营造良好的数据应用服务氛围。

《办法》要求,要严守信息安全红线、底线,凡具体负责或承担健康医疗大数据采集、传输、存储、汇聚、挖掘和服务等的单位,均为健康医疗大数据安全管理责任单位,承担与其职能职责、工作任务相匹配的责任;在健康医疗大数据采集、存储、传输、汇聚、挖掘、服务等环节,必须确保国家安全、群众生命安全、个人信息安全和数据安全。

《办法》还要求省内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加强监管管理,对本行政区域内各责任单位健康医疗大数据安全管理工作开展日常检查,指导监管本行政区域内各责任单位数据综合利用工作,提高数据服务质量,确保数据安全。

消息来源:川报观察

成都:打造国家公共卫生安全标杆,建立重大疫情医疗救治网络体系

“到年,建成国内一流、国际先进,与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相匹配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应急处置、疾病防控、医疗救治、科研攻关等能力显著提升,要素保障更加完备,为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提供坚实公共卫生安全保障,打造国家公共卫生安全标杆城市。”

年7月20日,据成都市卫健委消息,成都市于近日正式印发《关于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定下到年“打造国家公共卫生安全标杆城市”的建设目标。

《实施意见》由总体要求、建设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四部分组成。《实施意见》的核心内容是“”的重点任务,即通过全面推进法治体系规范化建设、应急预案体系标准化建设和应急指挥体系高效化建设等三大建设,夯实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根基;通过提升应急协同处置能力、重大疫情现代化预防控制能力、重大疫情系统化医疗救治能力和公共卫生应急多元化科研攻关能力等四大能力,提升公共卫生应急响应水平;通过强化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信息支撑、物资支撑、人才支撑等三大要素保障,强化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支撑能力。

《实施意见》提出,支持在蓉建设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四级实验室,加快推进医疗机构生物安全防护二级实验室建设,构建疾控机构、医疗机构、第三方检测机构联动协同的检测网络,提升重大传染病病原检测能力。加大精神卫生、卫生监督、妇幼保健、采供血等公共卫生机构建设力度,构建公共卫生协作支撑网络,全方位提升公共卫生应急服务保障能力。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发热哨点诊室,构建覆盖全市的基层预警网络。

在重大疫情医疗救治网络建设工程方面,《实施意见》提出建立以“1家国家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1至2家省级区域救治中心——4至5家市级区域救治中心——县级区域救治中心——基层医疗机构”为基本构架的成都重大疫情医疗救治网络体系。坚持分级、分层、分流,医院、医院、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等在疫情救治中的职责功能,完善重大疫情救治机制。常态化组建平战结合、灵活配置、中西医协作的重大疫情多学科重症医学专家团队。实施重大疫情防治常态化的医务人员全员培训工程,建立重大疫情医护人员储备库。

《实施意见》还提出加快推进省、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等项目建设,医院医院共建共管模式。医院传染科(可转换病区)建设,扩增重症监护病区(ICU),配置床旁监护系统、呼吸机、体外膜肺氧合(ECMO)等相关设备。预置平战结合的方舱建设应急用地,确保每个区(市)县具备1~2家可应对重大疫情医疗救治任务的医疗机构。

而在人才支撑方面,《实施意见》提出实行公共卫生首席专家制度,适当提高公共卫生机构专业技术高级岗位结构比例,构筑公共卫生人才高地。建立重大疫情防治人才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医学教育相衔接的终身教育制度。加强专业化、复合型干部队伍建设,选优配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领导班子。另外,提高公共卫生人才福利待遇,稳步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医学急救、卫生信息等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水平。深入落实“两个允许”政策,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薪酬制度改革。科学核定疾控机构、医学救援指挥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健全符合卫生健康行业特点的人员培养、准入、使用、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

消息来源:红星新闻

第三届成都国际医美产业大会暨"医美之都"高峰论坛启幕

年8月28日,由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成都市医药健康产业生态圈联盟共同主办的"第三届成都国际医美产业大会暨医美之都高峰论坛"在成都正式开幕。为适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本次大会采取线下大会开幕式与主论坛加线上"医美之都"高峰论坛相结合的全新办会模式。

本届大会以"医美新时代、创新再出发"为主题,在成都、上海、日本、韩国设立4个大会直播间,通过云端连线等方式,安排系列主题报告和医美产业论坛,推出40多场医美技术直播讲解交流,探讨医美技术、服务、生态等创新发展,进一步对话全球趋势、共建行业标准、助推国际合作,近百万医美业内人士及爱好者在线参会。

大会聚焦中日韩携手共建医美产业生态,首次由三国医美协会会长共同发起和宣读"审美宣言",组织为期一天的中日韩医美产业界"医美产业与学术交流专场",就三国医美产业优势互补与协同发展进行高级别、大规模、全方位的对接交流,助推亚洲医美产业高质量发展。

大会组织了一批重点医美项目集中签约,包括新希望集团与中整协战略合作、北京新氧科技温江总部、美科奇生物工程中心、海尔生物科技西南运营中心、泛医美药妆及细胞试剂GMP研发运营中心、中璟大健康金融科技运营中心等重点项目,进一步助推"医美之都"加快建设。

大会现场举行了首个国有医美产业公司——成都医疗美容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揭牌仪式。该公司将按照"政府主导、实业驱动、多方参与、市场运作"原则,面向全球寻求优质医美产业项目合作,助力"医美之都"构建产业创新链、人才链、资本链和供应链,进一步推动人才培训和行业标准制定,为中国医美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成都范本"。

大会还发布了一批国产生物材料最新技术成果,其中的"人源Ⅲ型胶原蛋白"是一种全新的人源蛋白,标志着中国在医美胶原蛋白生产与应用领域走在国际前列。

第三届成都国际医美产业大会暨"医美之都"高峰论坛的举办,有助于全面提升成都医美产业的国际影响力,加快聚集国内外知名医疗美容企业、机构和人才,不断增强产业竞争力、影响力和辐射带动力,加快打造全国领先、全球知名的"医美之都"。

国家儿童区域(西南)医疗中心正式落户四川

年9月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设置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的通知》,明确提出在东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分别设置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国家儿童区域(西南)医疗中心正式落户四川和重庆,由重庆医院与医院联合共建。

医院是国家部署在西南地区的唯一一家委属委管的三级医院,是拥有""和""高校支撑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人才培养医院,也是医院、国家首批"医院",拥有国内一流的儿童临床专科和临床医学研究平台,承担着西南地区的儿童疑难危急重症诊治、儿童医学人才培养、儿科临床研究、儿童疾病防控与科普宣传及公卫应急等大量工作,是四川省儿科质控中心,四川省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和转诊中心,全国救治农村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区域协作中心,全国规模最大的儿科医师培养基地,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新生儿专业)、国家临床重点学科(儿科学)和国家精品课程《儿科学》。

川渝联合共建国家儿童区域(西南)医疗中心,是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一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推动川渝卫生健康一体化进程,解决长期以来区域医疗资源不均衡不充分问题,推进西南地区儿童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在新的起点上助推"健康四川"、"健康中国"战略实施。

消息来源:四川省卫健委

全国首个ALSO培训示范性基地落户医院

年10月9日下午,医院“长照·助产”ALSO挪度培训中心(以下简称“ALSO培训中心”)暨全国示范性基地授牌仪式在华西二院医学模拟中心进行。从此,华西二院成为西南地区首家ALSO培训中心,同时也是全国首个示范性基地。

ALSO的全称是高级产科生命支持课程(AdvancedLifeSupportinObstetrics),是培训产科医生进行产科临床实践的整体课程,分为课堂授课和操作实践部分,不仅仅通过上课传授一些知识,而且通过手把手地模拟教学活动帮助产科医生运用合理的方法来有效地处理产科危、重、急症,并使产科操作标准化。

据了解,华西二院医学模拟中心成立于年6月,模拟中心开始运营后,对整个西南地区的妇产科都会产生良好影响,通过模拟教学的手段为本科生、研究生、规范化培训学员、进修生等各层级医务人员提供基础、进阶及高阶技能培训课程。此次ALSO培训中心由医学模拟中心牵头,联合产科共同申请,成立后将面向社会各级产科医师和助产士开展系统、规范、持续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产科危重孕产妇多学科联合救治水平,提升四川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的妇幼健康服务水平。

消息来源:锦观新闻

取消异地就医备案!成都医保参保人员到德眉资三地就医更方便

年11月3日,四川省医疗保障局表示,成德眉资医疗保障经办服务同城化将惠泽更多群众,例如成都市医保参保人员到德阳、眉山、资阳定点医疗机构异地就医住院,可以取消异地就医备案手续,而德阳、眉山、资阳三市也将简化赴成都异地就医备案手续。

近日,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四市的医疗保障经办机构签订合作协议,从经办服务、异地就医、转移接续、服务协议等6方面深化合作,持续推进实现医疗保障公共服务共建共享,让同城化发展成果惠泽更多企业和群众。

6个方面包括:

优化医疗保障经办政务服务事项。以《四川省医疗保障经办政务服务事项清单》为标准,按照减证便民原则,优化办理流程和材料,为四市参保人提供同质化的医疗保障服务体验。

拓展四市异地就医联网定点医药机构范围。目前,成德眉资四市已实现毗邻区域定点医药机构%开通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包括成都的天府新区、双流区、金堂县等10个行政区域;德阳的中江县、广汉市、什邡市3个行政区域;眉山的东坡区、彭山区、仁寿县、丹棱县4个行政区域;资阳的雁江区、乐至县2个行政区域)。力争到年12月底前,将实现四市所有定点医疗机构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简化异地就医备案手续。取消成都市参保人员到德阳、眉山、资阳定点医疗机构异地就医住院备案手续,三市简化赴蓉异地就医备案手续。成德眉资四市异地就医联网定点医药机构已开通38家定点医药机构,为万人次参保人员办理结算,费用总额亿元,医保支付亿元。

推进医疗保障关系转移接续同城化服务。针对四市参保人员医疗保障关系转移接续,实现参保人员可在转入地申请,转入地与转出地协同办理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提高办理时效,提升参保人员的服务感受。

统一四市医疗保障定点医药机构服务协议。形成《成德眉资医疗保障定点医药机构服务协议(医院类)》《成德眉资医疗保障定点医疗机构服务协议(诊所类)》《成德眉资医疗保障定点零售药店服务协议》三个主协议,对定点医药机构的准入标准、医疗服务、经办流程、违约责任等内容达成一致。

着力搭建经办业务培训和交流共享平台。四市将定期举办医保经办人员综合能力培训,提高医保经办人员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计划通过媒介互动的形式,交流日常工作动态和亮点、定期开展经验分享和成果交流、通报同城化工作进程,实现工作交流常态化。

消息来源:四川在线

医院成功开展国内首例正式上市人工心脏植入手术

年11月10日,医院顺利为一名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全国首例正式上市人工心脏(左心室辅助系统)植入手术。目前,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据了解,这位首例接受心脏植入手术的42岁男性患者,临床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规范药物治疗多年无效,心功能持续恶化,生命濒危,医院心力衰竭中心。经仔细评估,该患者已处于终末期心力衰竭,预期寿命不到1年。

由于心脏移植供体极度缺乏,而心室辅助技术是目前国际上心脏移植的有效过渡支持手段。经医院心脏中心MDT评估,该患者符合心室辅助植入的候选人条件,且患者及家属手术意愿强烈。

经前期充分准备,年11月10日上午,医院心脏外科中心黄克力和于涛主任主刀,医院专家指导,经过6个小时手术奋战,完成开胸、体外循环建立、心尖开孔、左室血液泵置入、出入血管对接、血液泵开启转动和泵览连接固定等高难度手术......在心脏外科中心、心衰中心、手术室、麻醉科、重症监护室、心脏超声、放射科等各相关团队通力协作下,术后血流动力学监测显示患者心脏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指标逐渐恢复平稳。

人工心脏是延续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生命和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和有效措施,能够帮助患者恢复心脏功能或者过渡到心脏移植阶段。目前全球人工心脏植入量超过例。近年来中国的心血管疾病研究和临床水平已经达到世界前列,但人工心脏和心脏移植方面才刚刚起步。目前,全国仅医院参与开展了左室辅助系统植入技术的临床前期试验。

年以来,省医院与美国犹他大学医学中心开展合作,启动左室辅助系统项目的准备工作。医院先后派出心脏中心医护团队前往海外学习该项先进技术,同时多次邀请国外专家到院指导,历时7年,克服重重技术难关,为人工心脏项目在国内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年6月,心脏中心与有关企业共同协作,正式启动人工心脏高新技术项目,进一步推动终末期心力衰竭治疗技术在我国顺利开展。

作为省内唯一国家发改委和卫健委联合颁发的心血管疑难危急重症诊治能力提升项目单位和四川省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终末期心脏疾病导致的心力衰竭的系统性精医院重点发展的临床医学方向之一。继年11月10日医院开展首例心脏移植后,此次国内首例上市人工心脏植入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医院也成为国内极少数能独立开展该项目的医疗机构之一。

消息来源:川观新闻

川内首套3D“鹰眼系统”显微镜医院投用

3D眼镜除了能让电影、游戏场景变得更真实之外,还能成为医生手术的帮手。医院骨科梁益建博士脊柱矫形团队就利用“鹰眼”系统的3D眼镜,为极重度脊柱畸形患者完成了超精细的手术治疗。而这,也是该项技术在四川地区首次投用。

17岁的小海(化名)是一位极重度脊柱畸形患者,入院时,被诊断为“神经纤维瘤病伴极重度脊柱侧弯后凸畸形”,后凸程度达到°、侧弯也有°,同时还有胸廓畸形、重度肺功能受损的问题。医院骨科主任梁益建博士介绍说,为确保手术安全推进,团队对该患者的手术方案进行了反复地讨论,并结合患者的3D打印的模型进行了多次手术模拟。

除了事先“彩排”,在正式手术中,骨科团队还派出了新“伙伴”——“鹰眼”系统。其实这套系统的主体是3D显微镜,可以将整个手术视野放大并投放到高清屏幕上,相应的组织、血管、脊髓神经等都能得到高清呈现。当戴上3D眼镜的手术团队看向屏幕时,就犹如把手术部位放大并拉近到了眼前,可以游刃有余地完成各项操作。借助于它的帮助,医生顺利为小海完成了“脊柱后路截骨矫形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胸廓成型术”。得到成功治疗的小海目前正在进一步恢复,其侧弯、后凸程度均减小至40°以内,看起来将与常人无异。

据了解,这也是3D“鹰眼系统”显微镜在四川地区的首次投用。借助于3D“鹰眼”,就是为了让整个手术过程变得更安全,进一步降低脊髓神经损伤风险,减少手术创伤。除此之外,它的投用对于医生团队来说也是一种保护,“不必再像过去一样持续埋头手术,可以缓解长期以往对手术医生颈椎造成的劳损。”

消息来源:川观新闻

end往期推荐01

小二哥医周记:四川核酸检测降价了!

02

小二哥医周记:返乡人员如何界定?国家卫健委权威回应来了

03

小二哥医周记:1.3万元的心脏支架降到元左右,本月20号前落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sqbo.com/yfby/11063.html
热点排行
护理强直性脊柱炎病人

得了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们必须要接受好的护理,患者家属们必须要注意,患者得……【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相关导读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