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生的宝宝,柔软如无骨,新升级的宝爸宝妈,是不是措手不及,好像怎么抱都不对。但抱娃可不是一件可以随便应付的事情,不正确的抱娃姿势,可能暗藏危机,对宝宝造成伤害呢!
育婴专家:过早竖抱宝宝影响脊柱发育!
宝宝脊柱发育规律宝宝生长发育过程中,脊柱会逐渐出现三个生理弯曲:
2~3个月的宝宝:能够抬头,出现第一个生理弯曲——颈部脊柱前凸;
6个月的宝宝:会独坐,出现第二个生理弯曲——胸部脊柱后凸;
8~9个月的宝宝:有的已经会爬了;
10~11个月的宝宝:能站立,这时会出现第三个生理弯曲——腰部脊柱前凸;
12~16个月的宝宝:会走路,就是这些生理弯曲的形成,能使身体保持平衡并直立行走。
虽然宝宝在1岁以内就会出现这3个弯曲,但一直要到六七岁时,宝宝的脊柱弯曲才会彻底固定下来。
由此可见,婴幼儿期的骨骼发育还未成熟和定型,若脊柱长期处于弯曲的状态,就可能出现畸形、不正常弯曲等情况,这将影响宝宝的正常发育。如果得不到纠正,长大后就可能有脊柱侧弯、驼背等现象。
宝宝抱姿大盘点01
横抱:适用于1-2个月宝宝
常见错误姿势:没托住头(如下图)、没托住腰
刚出生的宝宝颈椎比较软,头大、头重,身体比较软,所以重点是保护头部和腰部。
常见的抱新生儿的方法是,将宝宝的头放在左臂弯里,肘部护着宝宝的头,左腕和左手护背和腰部,右小臂从宝宝身上伸过护着宝宝的腿部,右手托着宝宝的屁股和腰部。这时候妈妈的臂弯就是一个小枕头,护住背部的脊椎,双手交握时正好在小屁股上形成一个重要的支撑点。
特别提醒
新生儿不宜长期竖抱。新生儿的头占全身长的1/4,竖抱宝宝时,宝宝头的重量全部压在颈椎上,会对宝宝脊椎造成损伤。
02
斜抱:适用于3-4个月宝宝
常见错误姿势:横着抱爱哭就竖着抱
1个月的宝宝只能稍稍抬头片刻,3个月时头才能初步直立。
由于颈部和背部肌肉发育还不完善,1—3个月的宝宝不能较长时间支撑头的重量。因此,抱1—3个月宝宝,关键是要托住宝宝的头部。
3个月大的婴儿主要采取斜抱或直立抱,斜抱时宝宝向上倾斜的角度可稍大些,但建议不要过早竖抱宝宝,防止影响脊椎发育。这些损伤当时不易发现,但可能影响孩子将来的生长发育。
特别提醒
喂奶时斜抱为45度角,给宝宝拍饱嗝也应采取斜抱。
03
竖抱:适用于5-6个月宝宝
常见错误姿势:面对面抱
面对面的抱法,不仅让宝宝的视线受到影响,还被束缚了手脚。
宝宝采取直立抱时,有两种姿势可供选择:
一种是宝宝背朝大人,坐在大人的一只前臂上,大人的另一只手拦住宝宝的胸部,让宝宝的头和背贴靠在大人的前胸;
二是让宝宝面朝大人坐在大人一只前臂上,另一只手托住宝宝的头颈、背部,让宝宝的胸部紧贴在大人的前胸和肩部,这适合6个月以上的宝宝。
对于已经6个月的宝宝,可尝试多种抱姿,妈妈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抱姿。
情绪不好时——面向里竖抱
当宝宝情绪不好时,嘈杂的外部环境和视听觉刺激,会让他感到有压力。
学说话时——和妈妈面对面交流
在和妈妈聊天的过程中,宝宝可以逐渐完成对词汇呈的储备。
醒着时——面向外竖抱
这种抱姿使宝宝的视野范围和妈妈保持一致,有助于妈妈随时将自己看到的景象描述给宝宝。
困倦时——躺在妈妈的臂弯里面
为了让宝宝舒适地入睡,妈妈尽量用臂弯给宝宝架设一张小床。
哭闹时——趴在妈妈怀里
当宝宝哭闹时,妈妈可以试着让宝宝趴在怀里。哼唱一首简单的童谣,并和着节奏轻轻摇晃宝宝。
学走路时——给宝宝支撑
宝宝刚开始学走路时,腿部力量还强,因此妈妈最好助宝宝一臂之力,用双手给宝宝有力的支撑。
切记,不要久抱宝宝
人们对孩子的爱达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亲不够,爱不够,孩子出生几天就开始抱来抱去。殊不知,这种做法违背了婴儿生长发育的自然规律,对孩子是有害无利的。
以下3点需要特别注意:
1)新生的婴儿,每天需要20小时的睡眠时间;6个月左右的婴儿需要16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所以,除了喂奶、换尿布等特殊情况外,不要过多抱婴儿。
2)由于生理上的特点,婴儿的胃、贲门肌肉较松弛,但幽门肌肉却很紧,在这种情况下,哺乳或喂食后如果将婴儿抱在怀中逗玩,则食物容易从贲门溢出,造成呕吐。
3)婴儿的骨骼生长较快,如果长期抱在怀中,对孩子骨骼的正常成长极为不利。平常抱出去晒晒太阳,增强抵抗力是必要的,但时间也不宜过久。
往期精彩回顾鼻梁现青筋的宝宝难养?这事儿你听谁说的!
宝宝这么擤鼻涕迟早要出事!伤害超乎你想象……
儿科门诊爆满!竟是这种病毒在作怪,可千万别再拖了!
热辣育儿干货,用心分享,用爱成长,一起做满分妈妈!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