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前沿这种脊柱骨折,很多人都诊断错

时间:2021-2-24 22:09:52 来源:脊柱后凸

白癜风专家刘云涛 http://m.39.net/pf/a_4580332.html

年11月25日,由北京大医公益基金会主办,好医术承办,礼来公司冠名的"脊柱转移瘤系列直播"第二讲《脊柱转移性肿瘤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鉴别诊断》学术学习交流活动如期举办,本次课程由浙江大医院叶招明教授全程进行授课讲解,围绕脊柱转移性肿瘤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鉴别诊断展开了全面深入的讲解,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本次课程的精彩内容。

课程伊始,叶招明教授结合三例典型的病例开始了本次授课。

病例1:

患者、女性、71岁、乳腺癌病史5年、骨质疏松性骨折

病例2:

患者、男性、75岁、胸椎骨髓瘤

病例3:

患者、男性、68岁、肺癌腰椎骨转移

一直以来,脊柱病变始终是很多临床医生头疼的问题,也是众多学者不断研究与探讨的问题,尤其是其病变的复杂、治疗的难度大等,成为困扰很多医生的问题。到底如何才能明确鉴别脊柱转移性肿瘤和骨质疏松性骨折呢?

在本次授课中,叶招明教授结合自身多年临床诊疗经验展开了全面深入的解析,希望通过本次课程可以更好的帮助临床医生优化知识结构、系统梳理理论框架,为快速、准确诊疗提供更多的方法和方向。

对于很多医生来讲,二者的鉴别诊断难点主要在于:

高发人群相似

两种疾病影像学表现类似

ECT和PET-CT检查的特异性较差

两种疾病发病率高可以互有交叉

叶招明教授指出:其实鉴别二者的方法有很多,可通过临床表现进行鉴别、实验室检查进行鉴别,也可通过影像学表现进行鉴别。

1)临床表现的鉴别:

良性压缩骨折:

长期的腰背疼痛病史

脊柱的后凸畸形

极少产生神经损害的症状

恶性压缩骨折:

起病急、病程短

常见神经功能损害

全身性症状

原发肿瘤

脊柱不稳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血沉

血生化

血清蛋白电泳

骨代谢标记物

肿瘤标记物

?3)影像学表现:

X线表现的鉴别:

CT表现的鉴别:

矢状CT重建显示椎体内裂隙征和椎体后缘骨碎片后凸

侵犯椎体为脊椎转移瘤的一个特征性CT影像

椎弓根破坏是诊断转移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特异性征象

MRI表现的鉴别:

71岁男性肺癌患者的胸椎磁共振图像、恶性椎体转移瘤显示椎弓根受累(星号)、后方信号异常(箭头)和凸起的后缘(三角形箭头)

64岁、男性、恶性椎体转移瘤(Th9椎体)显示硬膜外浸润

一位60岁女性乳腺癌患者的胸椎磁共振、椎体转移瘤(L2椎体)在所有层面上均呈弥漫均匀低信号

一位86岁女性轻微创伤的腰椎磁共振成像、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L1椎体)表现为低信号强度带(箭头)和后退(三角形箭头)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MRI图像

椎体形态改变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椎弓根破坏及软组织肿块:

椎旁软组织肿块是转移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另一特征性表现,肿块大而向周围侵润。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则不会出现。椎体周围软组织呈薄环状,90%为良性、厚环状(>1cm)可为良性或恶性、肿块状为恶性。

椎体信号强度的变化示意图

椎体信号强度的变化

液体聚集征

T2WI晕征,即恶性病灶常伴有程度不一的瘤周水肿,在T2WI上呈灶周晕状的高信号,提示恶性

穿刺活检:

椎体后壁受累

椎弓根受累

后方结构受累

3项存在---病理性骨折的概率为99.3%

2项存在---病理性骨折的概率为75%-87%

1项存在---病理性骨折概率也有12%

都不存在---病理性骨折的概率小于0.68%

PET-CT:

左:单纯良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男,62岁)18F-FDGPET/CT显像图。1A横断位CT示L2椎体椎弓根未受累,椎旁无软组织肿块,融合图像示L2椎体呈片样轻度FDG代谢增高(箭头示),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为3.01;1B矢状位PET图像示L2椎体呈条样FDG浓聚(箭头示)并平行于椎体上缘,融合图像示L2椎体形态为楔形;1C冠状位融合图像示L2椎体呈条样FDG浓聚并平行于椎体上缘(箭头示)

右:肺癌术后骨转移所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男,64岁)18F-FDGPET/CT显像图。2A横断位CTT示骨质破坏不明显,融合图像示T11椎体呈不规则明显FDG代谢增高,SUVmax为9.10,椎弓根受累(箭头示);2B矢状位CT示T11椎体变扁,椎体形态为扁平形,融合图像示病变椎体不规则FDG浓聚(箭头示);2C冠状位融合图像示病变椎体不规则FDG浓聚(箭头示)

骨髓瘤所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男,81岁)18F-FDGPET/CT显像图。A横断位CT示左侧椎弓根骨质破坏(箭头示),融合图像示T11椎体呈片样FDG代谢增高(箭头示),最大标准摄取值为3.83;B矢状位PET图像示T7、T11和T12椎体均呈条样轻度FDG代谢增高,并平行于椎体上缘(箭头示),融合图像示T7、T12椎体形态为扁平形、T11椎体形态为楔形;C.冠状位融合图像示病变椎体呈条样FDG浓聚(箭头示)

1~8骨质疏松患者PET/CT成像;9骨转移伴压缩性骨折PET/CT成像图;10SUVmax对转移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诊断的ROC曲线图;11LWR、FF及三者联合对转移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诊断的ROC曲线

两个容易误诊的疾病:

骨髓瘤

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

上述内容根据叶招明教授本次线上直播课程整理,更多详细专业的讲解,可前往好医术app观看完整授课视频。

作者介绍:

叶招明

浙江大医院

浙江大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骨科研究所所长。担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骨肿瘤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骨转移瘤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骨肿瘤协会四肢工作委员会副组长,浙江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委,浙江省抗癌协会骨与软组织分会主任委员,浙江省骨科医师协会副会长兼总干事,《中华骨科杂志》编委,《JBJS(中文版)》编委,《实用肿瘤杂志》常务编委,《中国骨肿瘤骨病杂志》通讯编委。

研究方向:骨与软组织肿瘤的临床诊疗和基础硏究。临床诊疗,具体包括骨与软组织肿瘤的保肢治疗,尤其

转载请注明:http://www.ysqbo.com/hbwh/10342.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