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医堂在全球华人圈有近百万爱好养生修炼的专业受众,为通过网络进行“佛医禅修”的普及教学,“佛医堂云道场”已经建立,现在只需元年费即可加入,每周都有会员课,还有专业的交流平台,点此了解详情
▲扫码加入佛医堂云道场
师兄们好!现在又到秋天进补的季节了。民间一直流传有“常按足三里,胜吃老母鸡”的说法,可见足三里对于强壮身体有多重要。中医认为,人体最多气多血的经络是胃经,而足三里穴是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它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能。刺激足三里穴,可以激发气血的生化与运行。足三里穴是胃经的要穴。胃是人体的一个“给养仓库”,胃部的食物只有及时的消化、分解、吸收,人体的其他脏器才可能得到充足的养份,才能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养胃的「老茶头」所以,胃部消化情况的好坏,对我们来说极为重要。而足三里则能担此重任。《黄帝内经》中说:“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阴阳俱有余,若俱不足,则有寒有热。皆调于足三里。”在人体的多个穴位中,具有保健养生作用的首推足三里穴,因此它也被人们称为“保健穴”和“长寿穴”。足三里穴的保健法方法:一般采取坐姿,找对位置直接拍打刺激足三里即可。若出痧,等痧消退了再拍。不出痧的话,可以清楚拍打。拍打足三里更简单,容易自己操作,渗透力更强,效果也更好。功效:针灸或按摩足三里穴能治疗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如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炎、胃下垂等。它解除急性胃痛的效果尤其明显,并且对于呕吐、呃逆、嗳气、肠炎、痢疾、便秘、肝炎、胆囊炎、胆结石、肾结石绞痛以及糖尿病、高血压等,也有辅助治疗作用。位置: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从下往上触摸小腿的外侧,在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之处,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这两块凸骨以线连结,以此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而此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足三里穴。简单的说,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3寸。
取穴法1: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3寸),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有个骨头和肌肉形成的凹陷,就是足三里了。取穴法2:用一只手的掌心按准膝盖的顶部,五指自然垂直向下,中指下伸的顶端,向外一横指有个骨头和肌肉形成的凹陷即是。揉按足三里,有酸麻的感觉。取穴法3:先坐正,用自己的手掌按在同侧的膝盖上,虎口围住膝盖上缘,除大拇指外的其余四指朝下,食指按住膝盖下的胫骨,中指尖处就是足三里。扫码入群请遵守群规真正修行必须有专业指导,为了让更多人理解这种实修对于健康和修行的重要意义,欢迎加入“佛医堂公益分享群”(加入前请先点这里阅读群规),可以不定期收到佛医堂分享的教学资料和课程信息。作为佛医堂公众平台的义工编辑,希望能和各位师兄互动沟通!如您对我们有任何意见或问题,都请您在本文底部“写留言”,我们将会根据您的提问做相关编辑,以及在佛医堂的讲座中回答提问。(责任编辑/橘子)佛医堂近期讲座音频摘录浅谈站桩的好处初学者怎么练习站桩浅谈站桩的基础原理请注意所有佛医堂公益课上的讲话均为应机而谈,不一定完全正确,仅供学员内部参考,不可教条理解。
佛医修炼是身心健康的高级方法,如您有疑难的健康问题需要解决,请扫码打开佛医堂的“网络教学”平台,学习更加高级的养生功法,更建议您来佛医堂参加现场学修。打坐神器:
使用“佛医养生打坐垫”的倡导
“佛医打坐垫”是参照南怀瑾老师的设计,用三种不同种类的棉,以科学比例混合填充,所制成的完全符合人体力学的专业禅修打坐垫。
人体的骨骼和肌肉是非常复杂的结构,但一般的禅修打坐垫,往往设计并不符合人体力学,容易令人体脊柱疲劳,难以放松,难以令人进入禅修境界,甚至造成肌肉骨骼损伤。
而科学设计的“佛医打坐垫”充分考虑到人体在打坐时身体各部分的受力情况,非常严格地以多种棉按比例配置制成合适的厚度和弹性,使人在打坐时能充分放松,并以其独特的高度、弹性设计实现人体脊柱、腰腿健康的养生调理和禅修效果。
请购
佛医堂所发布、回复的一切内容大多整编自网络公开内容,经义工精简文字,以利于快捷阅读。所有内容仅为公益性研讨、参考之用,不一定代表佛医堂意见,亦不一定完全正确。如您有任何问题,欢迎“写留言”与义工编辑交流。如您认为图文内容有任何版权问题,请邮件联系:admin
foyitang. 佛医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