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們有胃痛,常識會告訴我們是胃出了毛病,我們去看醫生,醫生檢查胃的確有問題,服了藥,胃也舒服了,我們認為問題已經解決了。如果現下有人告訴你,你的胃痛不一定是胃的局部有毛病,可能是因為你的脊柱有問題,只要把脊柱的問題解決了,不用服藥,胃痛也可以消失的,你會相信嗎?現下我要告訴你的正是這個話題︰很多毛病與脊柱有密切的關係,如果不把脊柱問題解決,只注意局部的毛病,治療是不撤底的,就算暫時症狀消失了,以後很易復發。 以常識來看,我們的疾病,都在局部出現了問題,我們看醫生用藥,也都是針對局部的藥、針對症狀的藥,用藥后症狀消失了,疾病就解決了,這個理念往往是錯的。因為,我們身體的每一部位都是息息相關的,疾病的發生不會是單一原因也不會僅僅影響一個部位。比如,感冒影響的是上呼吸道,但真正的原因是人的免疫力下降了,細菌或病毒才會侵入人體,體質強壯的人接觸了病毒也不一定發病。然而為甚么會有免疫力下降呢,如果偶然一次感冒,可能與受涼、疲勞、飲食不節有關,如果經常有感冒,就可能有其它問題了,其中頸椎病造成的中樞神經血液循環障礙,或頸椎病造成的鼻腔、上呼吸道充血,也是免疫功能下降的原因。另外,精神壓力太大,長期焦慮、抑郁等也會擾亂內分泌系統,進一步前弱免疫系統。所以,如果我們不把視野擴大,就不能看清問題的本質,治療也不能撤底。 脊柱與人體健康是至關重要的,它不單引起頸肩痛和腰背痛,還與許多內科疾病的發生、發展有關。它未必是這些疾病的唯一原因,也可以視作疾病的幫凶。醫學上稱這些和脊柱有關的疾病為「脊柱相關性疾病」。
脊柱在疾病中作用 脊柱退化在脊柱相關性疾病上扮演什麼角色呢?疾病大致可分為三種,一種是形態架構性疾病,第二種是訊息傳導方面的病,第三種是心理、精神方面的病。脊柱退化與第一、第二方面有直接的關係,與第三方面有間接的關係。脊柱位於身體的中軸,包括七個頸椎、十二個胸椎、五個腰椎、五個氐骨和三至五個尾骨,在氐骨旁又與髂骨組成骨盆,承托五內和維持整個脊柱的穩定,其位置的正常與否是至關重要的,所以也把它歸納在脊柱內。 脊柱的中間是由一個個脊椎骨連接成的椎管,大腦穿出顱骨后變成脊髓,脊柱既是支撐身體的主要骨骼,又起著保護脊髓的作用。當脊柱因各種原因發生退化時會引起各種症狀,其中有的是引起疼痛,如頭痛、頸肩痛、腰痛、背痛。嚴重的壓迫神經血管,可以造成傷殘性損傷,這是因為脊柱形態架構上變化的結果。由於脊柱中有重要的神經組織,它接受五內各種訊息傳達到大腦,又傳出大腦的指令調節其功能,我們五內的功能都要在大腦的統一調配下才能取得協調,如果脊柱退化、損傷了,就會影響神經的傳導,導致各部位功能不協調,出現疾病。這是脊柱損傷影響訊息傳導方面出現錯誤的結果。 此外,脊柱也是中醫經絡中督脈的位置,脊柱兩旁是足太陽膀胱經的部位,中醫認為經絡是氣血的通道,氣血是一種特殊的訊息,不同的經絡包含不同的訊息,如督脈,是人體陽氣營運的主要通道,督脈的氣機受阻,會使陰陽不調和,比如陽虛的人會怕凍,督脈受阻會引起患者陽虛怕冷,老年頸椎病患者還常出現氣虛無力症狀,這類症狀常在頸椎病患者上出現,這也是訊息傳導錯誤后的結果。
頸椎病症狀 頸椎病最常見的症狀是︰ 頸肩痛、活動受限,轉動不利,上肢疼痛,麻木,嚴重的神經壓迫,手痛如刀割,上頸椎的神經支配頭面部,所以部分頸椎病會出現嚴重頭痛、三叉神經痛。如果頸椎退化影響了椎動脈的話,會有頭暈、頭痛、耳鳴、耳聾等症狀、嚴重的會有卒倒現象。少數病患可伴有莫名的害怕、恐懼症狀。部分患者還易演變成面神經麻痺、中風。如果頸椎病影響到交感神經的話,會有血壓增加,心律不整、肢體冰涼、疼痛,出汗異常,並有一側瞳孔散大等症狀。交感神經受刺激會使血壓增高,持續血壓增高會導致高血壓病,這種高血壓病用降血壓藥物控制也不理想,變成難治性高血壓病。 頸椎病如果影響到脊髓功能的話,肢體會麻木、無力,及局部不全癱瘓,嚴重的會有大小便失禁現象。這種情況常無頸椎痛,也常常被誤診,如果發生在兒童,會因些而發育不良,甚至會癱瘓。有些頸椎病可以沒有頸椎病症狀,所以易被疏忽,但它們確實與頸椎病有關。 由於頸椎病常影響腦部的血液循環,腦部是我們所有訊息的倉庫,視血液障礙部位的不同,頸椎病可以出現很多不同的腦神經症狀,也因為情緒也是腦功能的表達,頸椎病還可以出現情緒和精神方面的症狀,筆者曾見到一位法蘭西人,因為頸椎病而出現了「幽閉症」的症狀,在人多的地方和環境局促的地方就會害怕,因此不能搭飛機和上電梯,這種病無藥物治療,用心理治療才會有效,我們治療了頸椎后症狀就消失了。當然,頸椎病患者還常見精神易緊張、焦慮、失眠、精力下降,容易發脾氣等精神科症狀。 頸椎病還與各種眼科疾病和五官科症狀有關,如頸椎病常會有視物不清,一過性黑蒙、甚至出現頸性失明,頸椎病治療也常使過敏性鼻炎、鼻竇炎的症狀改善。頸椎病還與耳鳴、聽力下降有關。頸椎的問題還會前弱人體的免疫功能,患者常見怕冷、容易感冒、容易得其它免疫性疾病。
胸椎退化症狀 胸椎退化或損傷除了可以引起背痛外,還會影響五內功能,如果在上胸椎損傷的話,可以影響心肺功能,容易出現慢性氣管炎,患了哮喘、咳嗽不易恢復,心律不整,心率過快或過慢,往往被人誤診為心臟病,有的人無緣無故服多了藥物,更有人為了改善心率,按裝了心臟起博器,其實只要把胸椎的改變修正過來,這些症狀就能消失。部分真正患了心臟病的人,如果同時有胸椎改變的,會加重原有的症狀和增加藥物治療的難度。 胸椎中部的損傷常引起消化系統的疾病,該部位會影響肝、膽功能,削弱消化道的御病能力,患者常見腹部不明原因的不適,用了藥物也無效,有的會經常胃痛和腹痛,有常有便秘和腸過敏。據研究,胸椎退化也會引發糖尿病,或加重糖尿病症狀,糖尿病患者易見到背部后凸,脊柱兩旁的肌肉有壓痛,治療這部分損傷,常會改善糖尿病症狀。胸椎下部的損傷常和腎功能和性機能失調有關,女性在青春期出現月經不調,成年人易有月經痛,經期不準,時多時少,或者淋瀝不斷,受孕困難等問題,男性也常出現性功能障礙,與前列腺把大也有關係。
腰部症狀 腰部問題除出現腰痛外,嚴重的會有坐骨神經痛、膝痛等症狀,還會影響胱機能,與痔瘡的發作也有關係。
綜上所述,脊柱與全身健康有相當密切的關係,如果一個人的脊柱不好,就算平時沒有明顯的毛病,症狀也不十分明顯,也會常顯一疲勞、精力衰退,提早出現衰退。相反,脊柱保養得好,人就會常保持精力充沛,外表顯得比實際年紀年輕。
脊柱的保養 脊柱的保養重在運動,只要有充足的運動,不論是骨質疏松或骨質增生都可以有幫助。運動的模式不限,任何力所能及的運動都有幫助,年輕的人可以做多些跑步、游泳、健身運動,年長者可以練太極拳、瑜伽,跑不動的可以散步,走不動的躺在床上也可以做運動。脊柱退化和損傷的治療脊柱退化和損傷最根本的變化不在椎骨本身,而在椎骨和椎骨的特殊組織。這一組織稱為椎間盤,除第一頸椎外,其它椎骨與椎骨間都有椎間盤,椎間盤是由上下軟骨盤和包裡著纖維環的髓核組成,當損傷或都年退化后,椎間盤會變窄,使椎間盤周遭的支持組織相對變得鬆弛,從而使這種支持力減退,到了某種程度時就會令關節失穩而造成關節移位。 為何椎間盤會有這種改變呢?最主要的使是椎間盤內高內壓力所引起的,椎間盤內沒有血管,它靠壓力的變化來吸收營養和排出癈物,如果壓力持續增高,椎間盤得不到營養就會損傷。高內壓也是引起骨刺的主要原因。 因為關節周遭有許多神經、血管、椎管內又脊髓神經,它的損傷可以影響大腦的訊息的接受和減弱大腦發出的指令,又因為脊髓中有五內神經,移位的關節會影響這些功能,而造成疾病。 治療脊柱疾病根本是阻止或減少椎間盤高內壓,凡能達到這要求的所有辦法都是好辦法,但這種改變是沒有藥物可以做到的,物理治療雖然有一定的效果,也不能維持太久,長期倚賴物理治療的方法還會令自身的調節機能減退。我們可以用手法糾正脊柱的錯位,但這種糾正也是暫時的,因為只有經過自身調節出現穩定才是持久的。 最有效的方法是用手法治療結合針灸方法的治療,手法治療的目的是糾正骨關節的錯位,而針灸的目的是激發我們自身的調節功能,增強自我修復功能,使機體自我修正損傷。這樣才能做到長期的穩定,這數種治療方法結合,也能起到抗衰老作用,而且,與其它治療方法相比較,是最安全、無副作用的治療方法。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