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middot小百科69

时间:2020-11-3 12:26:07 来源:脊柱后凸

今天要带大家了解的是

脊柱动物·伊江巨蜥

伊江巨蜥,脊椎动物,爬行纲,有鳞目,巨蜥科,巨蜥属。常栖息于海拔较低、气候较热、植被较好、湿度较大的热带或亚热带河流附近或沿海河口一带。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国内仅分布于云南。照片摄于盈江。

伊江巨蜥体型巨大,成年个体可轻松超过1米,最大的接近1.8米,一般情况下雌性个体大于雄性个体。其脖子比常见的蜥蜴更长,脑袋呈三角形,尾巴粗壮有力,在遇到危险时会用“扫尾”抽打对手。成年巨蜥体色为灰色或灰绿色,带有黄色斑点,脖子至腹尾部有U形斑纹。

伊江巨蜥食性广泛,科学家通过野外研究观察和解剖发现其主要取食小型兽类、鸟类、爬行动物、蛙类、鱼、昆虫、虾、蟹和动物尸体。甚至会偶尔“捡”一点成熟落地的果实补充维生素。

当然,在自然界中“甩开腮帮胡吃海喝”也是要靠本事的。伊江巨蜥就是其中翘楚。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地下藏的,伊江巨蜥全都不放过。

研究发现其在地面上奔跑较为迅速,方便追击行动迟缓的猎物。而且它还是爬树高手,在树上“乘凉”的同时还不忘顺带偷袭下鸟巢和蝙蝠。如果树荫不凉快也没事,其善于游泳并能在水下潜伏很长时间,顺带“品品河鲜”。

总是在外面“浪”也不对,伊江巨蜥还会挖洞做巢,在这个过程中挖出什么就吃了什么。

除了“极品吃货”属性,学术上伊江巨蜥在物种定义和命名上也一直存在争议。一种观点认为伊江巨蜥是孟加拉巨蜥的指名亚种。而另一种观点是伊江巨蜥的发现者杨大同和利思敏认为其是一个独立的有效种。其实,随着生物学的不断进步和研究工作的逐步深入,伊江巨蜥的物种定义和命名最终会尘埃落定。

然而,比起最终命名来说,伊江巨蜥最痛苦的确是生存之危。作为生命力顽强,几乎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物种,它们正在因为人类活动频繁导致栖息地遭到大规模破坏,因人类贪婪的欲望和不加节制的盗猎导致其种群数量急剧减少。

我们呼吁,保护自然,刻不容缓,不要让美丽的物种只存于照片之中!

程斌,自然生态摄影师,新华社签约摄影师,珠海市青年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从事自然生态摄影十余年,镜头和足迹遍及中国各地的自然保护区和自然秘境,致力于用影像呈现和传播自然之美。

(来源:云南网)

编辑:云南省生态环境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sqbo.com/yzyy/9918.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