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侧弯矫正的思路柔中稳长

时间:2018-12-2 12:11:11 来源:脊柱后凸

脊柱侧弯矫正的思路:“柔、中、稳、长”

一、柔为侧弯节段性的柔韧性、是矫正的先决条件,也将左右矫正疗效;通过提高侧弯主弯节段的柔韧性,使得初始矫正率得到提升。对于不再佩戴支具者,以顶椎为中心进行节段性的柔韧性练习则是姿势矫正练习的基础,进而通过常态化的姿势矫正练习达到改善形体外观甚至改善侧弯的目的。

二、中是尽量改变脊柱、骨盆偏移的趋势,使其回中线。改变侧弯发展的趋势,是矫正治疗的关键点:RigoA型侧弯改变右倾的趋势,RigoB、E型侧弯则需改变左倾的趋势。

斜塔好看但并不实用

三、稳是矫正后强化骨盆、脊柱稳定性;应注意骨盆旋转、腰椎“底位椎体”的矫正。

有些弯者矫正过程中,侧弯得到短期改善,但不久后会出现反弹,原因之一:忽略了“中”原则。应注重骨盆、脊柱维持在人体中线,且着力解决脊柱柔软无力,躯干“迎风招摆”的现状。正如地基承载力决定建筑物的稳定,强化骨盆、脊柱稳定性是重中之重。矫正的后期,尤其要注重骨盆、脊柱的稳定性练习;在日常生活中强化姿势矫正,针对性的提高核心区肌群力量。维持正确的姿势。

四、长,是脊柱的三维空间,尽力使解旋转后的脊柱得到轴向延伸。

脊柱的“三维空间不足”是侧弯最棘手的问题之一,以常见的上胸弯、腰弯为例说明:

如下图:上胸弯的案例,应仔细诊断分析,部分患者穿戴支具后代偿加重。尽管我们希望能按照支具设计者的愿望:脱支具后上胸弯逐渐改善。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是否得到改善必须观察上胸椎是否有合理的“空间”,让脊柱得到轴向延伸,一旦出现度数加重、椎体楔形变,椎间隙越来越窄甚至出现椎体融合的趋势,使得改善的美好愿望逐渐遥远。解决方案:注意双肩平衡。

如下图所示:T12-L4左侧凸44°,椎体旋转3°,椎间不对称且变窄,结合体格检查,推断妨碍侧弯改善的原因:躯干左倾,并伴有腰椎前凸增大,骨盆旋转(核心区不稳定),从而影响脊柱的轴向延伸。

可通过强化训练,定期测量晨起身高/坐高,若在某一阶段“增高”,说明脊柱得到轴向延伸,将获得较好的矫正效果。

临床康复中,准确的诊断分析为前提,根据不同阶段,不同个体有所侧重的进行矫正,方能提高矫正疗效。

关于我们

广体侧弯团队,以运动医学学科带头人廖八根博士生导师、教授领衔,由张晓辉副教授等人任技术骨干,科研促进临床,不断探索解决侧弯矫正一些棘手问题。目前已在广州举办50期义诊(每期免费指导弯友10名),密集强化训练10余期,个案辅导班20期,每年诊治余例轻、中度弯者获较好疗效。近年获得系列科研立项及成果,为侧弯的(非手术)规范化治疗提供更可靠依据。

1.“不同脊柱侧凸矫形器疗效回顾性研究”获年广东省创新强校工程科研立项;

2.“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动作模式特征及矫形动作的构建”获年广东省科技发展专项(公益研究与能力建设)立项;

3.三项国家发明专利;

4.2篇论文在第三届、第四届广州运动与健康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分会主报告,获优秀论文奖;

5.2篇论文参加中华医学会骨科年会专题报告;

6.特发性脊柱侧凸运动疗法现状、争议及挑战.《医学争鸣》录用;

7.境外国际学术论文2篇:

(1).TheShort-termEffectsofSEASInterventiononadultIdiopathicScoliosiswithsinglethoracolumbarcurve.

(2).ThevaluesofinitialRadiologicalcharacteristicsin-bracetopredictout







































白癜风注意
北京中科白癜风“平安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sqbo.com/yzyy/8375.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