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介绍个好办法,可以快速缓解脊柱骨折导致的疼痛,当然还有很多的疾病也可以解决哦,具体情况看下面啦!!!
先是让患者俯卧位,铺好巾单
然后当然是摆好干活的工具啦
在影像设备定位下将那小管管插入骨折或是病变的部位
影像定位,确认位置,然后开始用小球囊将骨折的椎体恢复原来的高度。
接下来是取出球囊,注入骨水泥
最后还是需要影像定位看效果
病人术前俯卧位时还疼痛难忍,术后往平车上移动时就已经不再疼痛了,是不是有点神奇!!!
看看创伤是不是很大呢,原来就是这个小口口,只有1毫米多点哦!
经皮椎体成形术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的延长,骨质疏松及肿瘤性病变所致椎体病变越来越多见,而其带来的疼痛常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传统的椎体成形术风险大、并发症相对较多,近几年介入放射学在脊柱压缩性改变的治疗有了突破,尤其是对骨质疏松、骨髓瘤和转移瘤所致的椎体压缩,为广泛患者带来福音。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是指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经皮通过椎弓根或椎弓根外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以达到增加椎体强度和稳定性,防止塌陷,缓解疼痛,甚至部分恢复椎体高度为目的一种微创治疗技术。
技术简介
经皮椎体成形术在年由Galibert和Deramond在法国首先开展,经皮注射骨水泥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成功地治疗了一例颈2椎体血管瘤患者,开创了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先河。年经皮椎体成形术被引进到美国并作为一种治疗疼痛性椎体疾病的方法。随着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应用逐渐推广,除了脊椎血管瘤、骨髓瘤、溶骨性转移瘤外,更多应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伴有顽固性疼痛的患者。年美国医生MarkReiley在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良与创新,开创了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kyphoplasty,PKP),该技术采用经皮穿刺椎体内气囊扩张的方法使椎体复位,在椎体内部形成空间,这样可减小注入骨水泥时所需的推力,而且骨水泥置于其内不易流动。这种方式和常规方式相比,两者生物力学性质无区别,临床应用显示其不仅可解除或缓解疼痛症状,还可以明显恢复被压缩椎体的高度,增加椎体的刚度和强度,使脊柱的生理曲度得到恢复,并可增加胸腹腔的容积与改善脏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模式图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模式图
治疗原理
(一)、增强椎体强度目前的研究表明,经皮椎体成形术可以使病变椎体的强度达到正常情况下的2倍,而刚度可超过原来的15%左右。
(二)、改变椎体稳定性病变所在椎体运动节段的顺应性较术前显着降低,显着增加前柱的稳定性,降低作用在椎弓根上的应力,最终使骨质疏松、爆裂性骨折及椎弓根内固定术后的稳定性得到增强。
(三)、缓解脊柱疼痛椎体微小的骨折及骨折线微动对椎体内的神经末梢产生刺激引起疼痛,经皮椎体成形术对这种情况下的疼痛可以产生很好的止痛作用,从这种意义上说,经皮椎体成形术是一种骨折修复技术,而不仅仅是对椎体的单纯填塞。几乎所有的临床结果都显示,不论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还是陈旧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疼痛的缓解率均高达90%以上,其原因目前尚无肯定的解释,可能在于:
(1)椎体内的微骨折在椎体成形术后得以稳定;
(2)骨水泥承担了相当部分轴向应力,从而减少了骨折线的微动对椎体内神经的刺激;
(3)椎体内感觉神经末梢被破坏。
另外由于PMMA有放热和毒性作用,可能损害骨内神经末梢,在椎体肿瘤方面,注入骨水泥后,其机械作用可使局部血流中断,其化学毒性作用及聚合热还可使肿瘤组织及其周围组织的神经末梢坏死而达到止痛的效果,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讲具有一定程度的杀死肿瘤细胞的作用。
技术方法
经皮椎体成形术通过在患者背部做一约2mm的切口,用特殊的穿刺针在X线监护下经皮肤穿刺进入椎体,建立工作通道,将骨水泥或人工骨注入椎体内稳定骨折椎体,防止进一步塌陷,明显缓解疼痛。
经皮椎体成形术适应症:
椎体肿瘤是经皮椎体成形术最早的使用对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其适用对象主要有:
(1)椎体良性肿瘤:包括椎体血管瘤、嗜酸性肉芽肿、椎体淋巴瘤等,其导致椎体微骨折塌陷而引起疼痛,经皮椎体成形术可增加椎体强度,并可止痛。
(2)椎体恶性肿瘤:主要是溶骨性肿瘤,通过椎体内注入PMMA除可获得稳定外,还可同时作肿瘤组织活检以明确诊断。转移瘤和骨髓瘤是最常见的脊柱溶骨性恶性肿瘤,常使患者出现背部剧烈疼痛并丧失活动能力,经皮椎体成形术应用于脊柱恶性肿瘤的最佳适应证是恶性肿瘤导致的局部剧烈疼痛,活动受限需要卧床休息,靠止痛药缓解症状,且无椎管内硬膜结构受侵;伴椎体压缩性骨折时,椎体至少保持正常高度1/3以上且椎体后部的皮质不必完好无损。由于椎体恶性肿瘤有发生压缩性骨折的倾向,即使患者无症状,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仍是一个较好方法。据资料表明,80%以上的病人经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生活质量提高。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恶性肿瘤后可辅助放疗以巩固疗效。
禁忌证:
(1)未纠正的凝血障碍和出血体质;
(2)对手术所需要的任何物品过敏。
(3)根性的疼痛且明显超过椎体的疼痛,由与椎体塌陷无关的压迫综合症引起;
(4)肿瘤扩展至硬膜外腔并引起明显的椎管压迫;
(5)椎体广泛破坏或严重的椎体塌陷(椎体高度不到原高度的1/3)时,椎体成形术操作困难;
(5)成骨性肿瘤;
(6)一次同时治疗3个或以上节段。
经皮椎体成形术和椎体后凸成形术应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
适应证:
(1)疼痛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药物治疗无效;
(2)与骨坏死相关的疼痛性椎体骨折;
(3)不稳定的压缩性骨折;
(4)多发性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导致后凸畸形并引起肺功能、胃肠道功能的影响和重心改变;
(5)慢性创伤性骨折伴有骨折不愈合或内部囊肿改变;
(6)无神经症状的急性创伤性骨折。
禁忌证:
(1)无症状的稳定骨折,无痛的稳定骨折且病程超过2年,无急性骨折证据的患者行预防性治疗;
(2)未纠正的凝血障碍和出血体质;
(3)药物治疗后明显改善的患者;
(4)骨折块的后退引起明显的椎管压迫,严重椎体塌陷的患者。
(5)目标椎体有骨髓炎;
(6)根性的疼痛且明显超过椎体的疼痛,由与椎体塌陷无关的压迫综合症引起;
(7)一次同时治疗3个或以上节段。
术后处理:一般无特殊,术后一般保持俯卧位6~12小时。对于常规的止痛措施如止痛药和腰围等可以逐渐撤去并鼓励患者下床行走,适当逐渐增加活动量,以恢复患者的正常活动。
术后可能出现的反应
一般患者治疗后无明显不适反应,较为常见是骨水泥外溢,但绝大多数无临床症状,仅3.7%~5.0%的外溢出现神经根病,表现为肋间神经痛和腰肌疼痛等,一般通过局部注射麻醉药解决。另有约0.5%的骨水泥外溢出现脊髓或神经根的压迫,需要外科手术进行减压。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与骨水泥渗漏无关的渐进性疼痛,可能骨水泥进入椎体后导致缺血或椎体对骨水泥的炎症反应,给予非类固醇抗炎药治疗2~3天即可。
疗效评价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后患者的疼痛缓解率均超过90%,出现严重并发症少,它们良好的疗效和较高的安全性得到了广大医生和患者的认可,可以说目前任何一种药物治疗都不能获得如此有效的止痛效果。经皮椎体成型术作为一种简单的方法解决了脊柱椎体常见良恶性病变的疼痛这一棘手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了传统治疗方法带来的弊端,如患者活动受限出现的身体健康功能丧失、肺不张、肺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等更为严重,甚至致命的并发症,恢复了患者的活动能力改善了生活质量,而且手术并发症少。
愿我们的努力,可以为您解决疼痛的问题,欢迎致电或是到门诊咨询,祝您健康。
北京白癜风高等专科医院北京好看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