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卧马都新村的38岁男子普光荣,膝下有两个可爱女儿,10年来一直携妻在南通务工,靠勤劳的双手过着拮据却温馨的生活。不幸的是,普光荣的大女儿患上脊柱侧弯反S弯及分叉、畸形症,并且发展到心肺功能受到压迫威胁,亟待在眼下最合适时间段接受相关手术治疗。然而,高额的医疗费用难倒了这个经济困难的少数民族家庭,他们盼望在社会各方帮助下能让女儿渡过劫难。8月31日,前来求助的彝族汉子普光荣含泪介绍了患病女儿的有关情况。
彝族汉子为患病女儿奔走寻救援
8月31日下午,带着7岁的小女儿普塬沁来到江海晚报新闻热线求助的38岁彝族汉子普光荣,言语哽咽、眼含泪光。
作为两个女儿的父亲,普光荣心里急啊!同为彝族的妻子杨凤仙,两个月前已带着患病的12岁大女儿普医院接受牵引治疗。为期三个月的牵引治疗一结束,普慧坷就医院知名脊柱病专家邱永的手术治疗!
因为目前是小患者普慧坷接受相关矫正手术的最佳“窗口期”;一旦错过这个宝贵时机,就会给女儿留下永远的残疾遗憾!
“我四处奔走、到处想办法,只为患病的大女儿能够得到社会上好心人的援助,摆脱厄运,帮我们一家走出困境。”普光荣说。
一人辛苦挣钱在通撑起了一个家
10年前,老家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卧马都新村的普光荣,此前经过在南通务工的老乡介绍,背着简单的行囊,离开了位于崇山峻岭之中的故乡来到南通。
“来到南通后,我做过建筑工地上的钢筋工,也做过服装厂的裁剪工,眼下在港闸区秦灶街道豪富家具制造有限公司做一名家具生产工人,每个月忙碌下来,工资在四五千元。”普光荣告诉记者,“在南通务工期间经朋友介绍,他认识了同为彝族人的女子杨凤仙,恋爱一段时间后就结了婚、成了家,生下了大女儿普慧坷和小女儿普塬沁。我们一家人住在公司提供的工人宿舍里,我上班赚钱、妻子负责在家抚育两个女儿。”
普光荣一人辛苦挣钱撑起了一个家。在赚钱养活妻子和两个女儿的同时,普光荣远在云南老家的父母也需要他接济,父亲是个聋哑人,靠种几亩薄田挣点钱;母亲身体有病,一年到头要花不少医药费,逢年过节,普光荣总要寄钱回家……
女儿身患脊柱侧弯身背矫正支架
“大女儿刚刚学会走路时,我和爱人注意到孩子肩膀一边高、一边低,歪斜着,走路时竟是跳着在走。发现孩子患怪病后,夫妻俩带着她到上海、北京都看过,最终诊断为脊柱侧弯。后来,经人介绍,我们带着女儿到国内专治脊医院求治,当时,一位名叫邱永的专家接诊后说小孩年纪太小,建议到十一二岁最佳年龄段再动手术。”普光荣介绍说。
在等待手术的这些年里,为了先期进行体型姿态性矫正,普慧坷身上一年四季背着像“背背佳”一样的矫正支架,但是这种支架比较硬,不能像正常人那样享受行动的自由。“特别是到了炎热的夏天,由于身上戴着矫正支架,孩子背后积蓄的汗渍导致后背的皮肤都溃烂了,那种痛楚,是疼在女儿的身上、更疼在我们做父母的心上!”普光荣说,“一想到患病的女儿遭受的种种罪,我和妻子就会心如刀绞!”
盼热心人雪中送炭资助手术费用
随着年龄的增长,已经12岁的普慧坷病情也越来越严重,最新检查结果表明:她的脊柱呈明显反S弯,右侧多发肋骨融合呈交叉状,部分胸椎融合,可见半椎及蝴蝶椎改变,部分椎间隙狭窄。现在病情已经严重压迫到她的心肺功能,为此,必须要尽快施行手术治疗才有一线生机和好转,否则将会造成终身瘫痪并威胁她的生命!
“医生介绍手术矫正费用首笔需要38万元,后面可能还要接着做一次。”普光荣说,“我们想方设法从亲戚朋友处借来了一笔钱,加上通过‘爱微筹’公益平台筹得的3万元爱心款,好不容易筹措了18万元左右,目前还有20万元的资金缺口。但是,我们实在筹不到钱了。现在是最佳手术时机,一旦错过就害了孩子一生!”
记者同时了解到,在新桥小学读完六年级、今年开学在新桥中学读初一的普慧坷,是一名学习优异、深得老师和同学喜爱的小女孩。“现在姐姐不能笑、不能打喷嚏,很痛苦。我希望姐姐早点治好病回家,教我画画写作业,爸妈不在时带我出去玩!”妹妹普塬沁对记者说,这是她现在最大的心愿!
记者周朝晖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