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医学161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

时间:2016-12-1 2:43:42 来源:脊柱后凸

本病的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明了。年Sohlosstein等发现强直性脊柱炎与人体组织相容性抗原HLA—B27有关。之后,对该病的认识有了长足的发展:①以往所谓男女发病为10∶1的比例总不正确,实际上,女性的发病率几乎与男性相等,只是女性多发生骶髂关节炎,症状较轻易而被忽略,少有发生严重驼背畸形者。②不同种族HLA—B27阳性率不同。凡阳性率高的民族,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率亦高。③另一方面,HLA—B27阳性的人群并非都发生强直性脊柱炎。换言之,除HLA—B27外,尚有其他因素与本病的发生有关。④有研究认为,本病与感染、遗传、代谢、内分泌或自身免疫功能障碍有关。有资料统计显示,家族遗传的患病率是普通人群的30倍。综合国内外的研究,目前认为以下因素可能与本病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1、基因因素

本病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强直性脊柱炎的HLA-B27阳性率高达90%~96%,家族遗传阳性率达23.7%。类风湿者其家族的发病率为正常人的2~10倍,而强直性脊柱炎家族的发病率为正常人的30倍。也就是说:强直性脊柱炎比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更强的家族遗传倾向,不少学者在临床上都看到过兄弟或父子同时患病的情况。Beweton等(年)曾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组织分型中,获得明显基因因素的证据。他们在75例典型患者中,发现72例(96%)的HIA-B27抗原为阳性。在其60名一级亲属中,31名(51%)HLA-B27抗原为阳性;而在75名对照者中,仅3人(4%)抗原为阳性。尽管基因因素的重要性已被公认,但其遗传方式仍不清楚。有人认为,本病由一个常染色体显性因素引起,也有人认为,本病为多因素遗传。

2、感染因素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本病的发生可能与感染有关。即全身各个部位的感染都可以诱发强直性脊柱炎发病,感染是强直性脊柱炎发病因素之一。支持强直性脊柱炎与感染因素有关的证据,是研究者将HLA-B27基因转移到实验动物后,这些动物都出现某些关节炎的表现。肠道感染与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其中肠道感染又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革兰阴性菌如沙门菌、耶尔森菌、志贺菌引起的急性肠炎可以诱发反应性关节炎。非感染性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等炎性肠道疾病也可以伴发外周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而强直性脊柱炎骶骼关节病变、脊柱上行性受累的脊柱恰好毗邻直肠和结肠,肠道炎症可以通过淋巴系统扩散到骶髂关节和进入体循环而引起系统性症状,如周围关节、肌腱等强直性脊柱炎病变。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经常出现泌尿生殖系感染,主要是前列腺炎、精囊炎。感染通过淋巴结、前列腺、精囊等,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由泌尿系感染途径扩散到骶髂关节、骨盆、引起骶髂关节炎症,发生骶髂关节骨质硬化。感染进一步发展进入人体循环而引起外周围关节、肌腱、滑膜、软骨炎症改变等,形成这些关节炎症改变而出现疼痛症状。

A.与肠道感染有关:对强直性脊柱炎病人进行大便细菌培养,结果显示,肺炎克雷白杆菌阳性率达79%,而在正常人群中为30%,说明肺炎克雷白杆菌感染的频率明显高于正常人。另外还发现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肺炎克雷白杆菌抗体水平明显升高,阳性率为43.3%,而正常人阳性率为4.4%,说明强直性脊柱炎与肠道感染有关。近年来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较好,也进一步支持肠道感染与强直性脊柱炎有一定关系的论点。

B.与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有关:泌尿生殖系感染是引起本病的重要因素之一。罗曼纳斯(Romanus)在年强调生殖泌尿系感染是引起本病的重要因素。他在例男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发现例(89%)有此感染。他假定盆腔感染可通过淋巴途径或Batson静脉丛先到骶髂关节,然后再到脊柱。感染可从前列腺或精囊扩散到大循环,因而产生全身症状。如周身关节、肌腱附着点和眼色素膜的病变。但在正常对照人群中,生殖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达35~50%之多。由此看来,感染致病的因素尚难令人信服。其中,盆腔感染经淋巴途径播散到骶髂关节再到脊柱,还可扩散到大循环而产生全身症状及周围关节、肌腱和眼色素膜的病变。据资料统计,发现部分男性病人有前列腺炎、精囊炎,因此认为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是本病重要的诱发因素。感染通过淋巴系统从前列腺、精囊等途径扩散到骶髂关节、骨盆,然后再扩散进入体循环而引起系统性症状和周围关节、肌腱与滑膜等而引起病变。

C.结核感染、呼吸道感染和局部化脓性感染等。

3、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低下或代谢障碍因素

由于类风湿多见于女性,而强直性脊柱炎多见于男性,故被认为内分泌失调与本病有关。但利用激素治疗类风湿并未取得明显效果,激素失调与本症的关系也没有肯定。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的病人患类风湿或强直性脊柱炎的比率无明显增加或减少。

在临床调查中强直性脊柱炎与性激素有关,90%强直性脊柱炎男性患者有较频繁的手淫历史。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过去调查男女比例为10:1,强直性脊柱炎的男性与女性发病特点及轻重程度不同,男性发病年龄一般在14岁左右居多,女性发病年龄一般在26岁左右,儿童期男性发病一般症状较重,进展速度比较快,提示性激素与强直脊柱炎的发病有一定的。本病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尤其是男性在14~17岁为本病发病的高峰年龄,此年龄正是男性青春发育期。因此,此病发病与男性内分泌激素有关。在临床调查中,男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自慰性行为较为普遍,在例14~25岁的男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调查中发现,有自慰性行为的%,表明强直性脊柱炎与性激素有关。

临床研究表明:人体免疫功能低下也是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原因。免疫功能低下会造成人体抗病能力下降,从而引发多种疾病。中医学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段经文证明了强直性脊柱炎于自身免疫功能关系最为密切,有60%的强直性脊柱炎病人血清补体增高,大多数病例有IgA和血清C水平显著增高,血清中有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蛋白酶体基因表达的研究结果提示,强直性脊柱炎蛋白酶体亚单位基因的过度表达及生物学功能的亢进,可能是导致HLA-B27阳性者强直性脊柱炎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研究还发现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可以通过促进TH1细胞向炎症部位归巢而参与强直性脊柱炎的起病,以上现象提示免疫机制参与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

4、其他因素

年龄、体质、营养不良、气候、水土、潮湿和寒冷。研究表明,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与居住、工作在潮湿的环境有关。因此人们的床位设置不宜在阴冷潮湿处,居室不宜设置南北直接通风的门窗。

《内经》中说“阴气者,开阖不得,寒气从之,就生大偻。”偻指身体俯曲,不能直立,即脊柱弯曲。《内经》“督脉为病,脊强反折。”早已认识到强直性脊柱炎与督脉之间的关系,强直性脊柱炎破坏全身之阳气的运行,阳气不通,寒气偏盛,寒气主痛,发生关节疼痛,经脉拘急。强直性脊柱炎属痹症之骨痹。《内经》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痹者闭也,闭阻不通之义,气血经络被风寒湿邪闭阻,不通则痛。“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说明强直性脊柱炎之病机为肾气不足,阳气卫外不固,风寒湿邪乘虚而入。

有研究表明,寒湿环境能引起血浆冷凝蛋白增多,影响血液流变性能,使外周组织发生类似缺血的情况,此过程产生自由基,抑制自由基清楚系统。自由基能促进关节滑膜、软骨基质中蛋白多糖的降解和释放,导致关节滑膜、韧带、软骨炎症改变,引起关节肿胀疼痛,导致关节功能障碍。

其它还有外伤、甲状旁腺疾病、铅中毒、淋病、、内分泌及代谢缺陷、过敏等因素都曾被人提及,都能与本病有一定关系,但都缺乏足够的根据。

总之,强直性脊柱炎很可能是由于基因和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所引起的疾病。能够解释本病的家族倾向的学说是多因素遗传。本病与生殖泌尿系感染和肠道疾病的关系仍然不清楚,因为有些脊柱炎发生在这种感染之前。

(文本选自百川脊柱医学系列丛书之《脊柱强直侧弯诊疗学》节段,作者:黄开斌)

百川脊柱事业部:

-

网址:







































鐤肩棝闅惧繊鐨勭墮楂撶値鍙堣濡備綍娌荤枟
鎴愰兘鐒﹁檻鐥囩殑琛ㄧ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sqbo.com/yfzl/2507.html
热点排行
细说强直性脊柱炎的护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症,临床上的症状为腰部、背部、颈部、臀部、髋部的……【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得了强直性脊柱炎吃什

强直性脊柱炎这种疾病在治疗的时候,如果能够在饮食方面进行配合……【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细说强直性脊柱炎的护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症,临床上的症状为腰部、背部、颈部、……【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