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佛山好医生”前言 一个伟大的职业,一群甘于奉献,执着坚韧的医者,他们把毕生的汗水都挥洒在了手术台前,把最美的笑容留给了病人……首届“佛山好医生”名单出炉,卢绍燊等20名医生被认定为“佛山好医生”。 “好医生”不只是悬壶济世、求诊问药的“职业人”,他们更是寒夜里的一盏灯,让身处困境的人看到希望和光明;“好医生”也不只是医术精湛、手到病除的杏林高手,他们更以满腔爱心在医患间搭起沟通和信任的桥梁。由广大市民评选出来的20位优秀医者到底有着什么样的闪光点和感人故事? 25小时君将为大家讲述这20位“佛山好医生”的先进事迹,传递温暖。本期,小编为大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元少鹏。“ 当医生的天职就是救死扶伤,当看到患者健健康康出院,付出一切时间和精力都是值得的,这也是我做医生最大的乐趣。——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元少鹏
“我从小就立志当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在电话里头,元少鹏很欢乐地回忆他立志做医生的情怀:“医院看病,每次看到生离死别的场面都觉得特别揪心。当然更是看到医生穿着白大褂,临危不惊,救死扶伤的场面,深深烙在我的脑海里,让我挥之不去,医生情结就这样埋在心底里了。高考填报志愿时,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医学院校。”
说这话的这位40岁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元少鹏,文质彬彬,乐观豁达,常常笑面迎人,有能力使自己身边的气氛保持轻松愉悦。在病人眼里,他是坚守在手术台前救死扶伤的好医生;在同事眼里,他是那个守候重症病人不眠不休、为医术的精湛而不懈努力的好医生。而在他看来,这一切都是医生的天职。天职,让他心系患者病情 神经外科,从来都是个忙碌而又紧张、沉重与繁琐交织的科室。那种一念即成、一念易碎的生死离别场面,在这里已司空见惯,元少鹏作为神经外科的副主任,始终把病人的安危放在第一位,披星戴月,风雨兼程,让“生”与“合”更多的保留于人间。对外科医生的工作,元少鹏的总结是:“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一大早提前到住院部观察住院患者病情,平时不管休息与否,住院病人需要、科室需要都能随呼随到,即使休假也会经常致电向值班医生了解患者病情。患者就如亲人般‘血浓于水’,他心跳跳得快我也快,他跳得慢我也快,他不跳,我更快。”
为了让病人康复,就算不眠不休,他也无怨无悔。一个炎热的夏日下午,元少鹏接诊一名年仅18岁的女大学生患者,到院时已深昏迷,瞳孔散大。元少鹏迅速带领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抢救经长达5小时紧张手术,术后发现脑肿胀明显,经CT复查证实了对侧颅内出现迟发性血肿,需再次马上开颅手术。原以为松一口气的元少鹏经过整晚通宵手术,患者病情终于得到缓解。术后元少鹏仍坚守病房,直至患者生命特征稳定。“治病救人是医生的职责,自己只是凭着良心做事而已。”说到已经痊愈的患者,元少鹏笑着说:“患者就像自己的家人一样,看到她痊愈了,之前做的一切都值得。”天职,鞭笞着他的医术精益求精年,元少鹏毕业于汕头大学医学院,从医16年一直从事神经外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参加工作以来,他深知每天面对的是生命,掌握精湛的医疗技术本领才能真正实现“救死扶伤”誓言,于是他刻苦钻研,不断学习医学新知识、新技术,先后在天津医院、医院医院进修学习,并率先在三水地区开展高尖技术脑血管介入技术。
不仅为医术的精湛而不懈努力,在工作上更是对自己要求严格。网络上,时常可以看到年轻的外科医生们抱怨,自己从事的这份工作,每天都顶着压力和风险为突发病情患者做手术,“有时觉得压力是挺大的,当我看到病危病人时,内心有种说不出的逼迫感。”元少鹏也承认这种压力,“要学会把压力变成动力嘛。有压力说明知识量还不足够,那就去学习去研究啊。平常有空的时候我都会看看书,充充电。”他补充,“如果你认为抢救病人的生命有成就感,做一个神经外科医生你会很有成就感,因为在救治病人过程中,医生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比如,有一次接诊一个耗时长病情复杂的头皮巨大、复杂头皮血管畸形病人,医院行部分栓塞手术,但术后头皮感染流脓,医院都不肯接收,我接收了,经过三个月每天不间断为患者换药,患者最终康复,并有医院进行了第二次栓塞手术。懂行的都会竖大拇指,外科医生也很佩服你……这种时候,就特别有成就感。”不忘天职乐于助人“我觉得元医生真的是一位很热心的医生。之前一位刚毕业的新同事的母亲因脑出血急需救治,元医生除了亲力帮忙抢救患者,还在得知同事家庭经济不怎么好,医院团委书记角色发动全院医护人员为患者募捐。”元少鹏一位同事激动地告诉记者。关于这事,元少鹏表示,治病助人本来就是医生应该做的。
采访中,一位康复患者发出这样的感慨:“如果没有元医生坚持让我换药,以及用我能承担的费用治疗,或许我已经不在世上了。”原来这位康复患者多年前因车祸伤行开颅去骨瓣手术,术后择期再次行颅骨修补术,两次手术已经花费多年积蓄,万幸的是术后完全康复回归社会。一次患者不小心抓破头皮,没有注意导致颅骨修补材料外露,伤口流脓才再次找到元少鹏,按常规处理患者需再次经历两次全麻手术及花费5-6万元住院费用。这笔费用无疑对患者来说是雪上加霜,于是有放弃继续治疗念头,最后元少鹏劝说患者在门诊治疗换药,用最便宜的治疗方法让患者康复了。 “现在网上流传‘老人跌倒路人扶,老人反告路人’事件,大家在路上看到跌倒的老人都不敢扶,但如果老人跌倒真的受伤,不及时救治容易酿成大问题”元少鹏说到扶老人的经历深有感触。很多年以前有一次他下夜班搭乘朋友摩托车外出路上,看到一名老人摔倒伤到头部,围观的人不敢上前救治,老人的亲人也不知所措。元少鹏见状立马下车表明身份后,帮老人简单处理伤口,判断患者伤情后用拦截出租医院急医院,等到第二天他回科里上班时患者及家属医院治疗的小伙子原来他的主管医生。 记者了解到,有一位患者这样评价元少鹏:当时大家都以为不可能,都以为一定会死掉的,是你不费努力的一点一滴的把我救起来,如果这位佛山好医生不选你还可以投谁呢? 正是对患者无微不至照顾,对医术的精益求精,让元少鹏得到患者的认可、同事的敬佩、医院的认可。学界的嘉奖,曾荣获“佛山市自然优秀学术论文奖三等奖”、医院“新技术、新项目三等奖”、“技术开拓创新奖”、“优秀员工奖”、“医德医风先进个人奖”等。撰文
25小时网梁杏燕
图片
医院宣传科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