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残疾人服务网
脊柱侧凸症的现状
我国目前约有多万青少年患有脊柱侧凸症,且每年还在以30万的速度递增,发病率为2—3%,也就是说大约每个孩子当中就有2—3个潜在着脊柱畸形的问题,这已成为继近视眼、心理健康之后影响青少年成长的第三大问题,是一种并不少见的疾病。这个危害花季少年健康成长的“隐秘杀手”所带来的伤害与造成的后果决不亚于前两项。脊柱侧凸症多发于6—14岁的青少年。我们知道,在此期间的青少年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快、易出现畸形症状的时期。脊柱侧凸症是畸形中的一种,常常会随着患儿身体的发育而明显发展,特别是在女孩初次月经时会有较大程度的加重。据资料统计,女孩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男孩。
事实上,脊柱侧凸症并不是一种特别罕见的怪病。造成其高发病率的原因除了对该病缺乏基本常识外,也与人们存在的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有关。首先,是一些年轻的家长对孩子在身体生长发育过程中脊柱发生的变化重视程度不够,常常误认为是发育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比如说,孩子上学所背的书包太重或因个子高而不自觉的低头等,即使发现孩子身体发育过程中出现了异常,也错误地认为这种侧弯现象会随着孩子身体的生长发育而自行矫正。另外,还有很多孩子自己发现身体出现异常,却因为害羞而不敢告知父母,没能及时进行诊断,因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造成了一些患有脊柱侧凸症的青少年的病史长达数年甚至数十年;其次,是由于大家对脊柱侧凸症的危害性认识相对不足,科普宣传欠缺,再加上我国人口众多,科学普查工作难以全面展开,导致对此病的认知度不够。因此,我们呼吁那些年轻的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注意、关怀孩子的成长,要了解一些脊柱方面相关的医学病理知识,以免影响孩子的成长而造成终生遗憾。
脊柱侧凸症的预防
1.脊椎侧凸症最常发生在6—14岁的青少年,这是因为这时候的青少年在迅速长高,在这一时间,有脊椎侧弯的青少年多半没有症状,容易被家长忽略。家长须督导青少年正确站立、坐立姿势,并且注意走路的步态,查看足弓是否有塌陷的现象。脊柱侧凸症是可以自查的。
2.首先让孩子脱去上衣,背对检查者,双腿站直,然后弯腰成90°,观察孩子的背部两侧是否平,如果一侧较高,这时候就要引起重视。
3.再让孩子站立,先看其两肩是否一样高,肩膀有没有出现倾斜,肩胛骨是否等高,骨盆是否等高,下肢是否有长短腿。
4.对于生长发育期和月经初潮的女孩,家长最好1个月对孩子检查1次。若发现肩膀一侧高,一侧低,医院照X光片,找有经验的骨科医生诊断是否患有脊柱侧凸症。
5.早期的脊柱侧凸症引起的外观异常并不明显。如果您发现孩子有如下征象,要警惕他(她)是否患有脊柱侧凸症:一侧肩膀比另一侧高;女孩双乳发育不对称,一侧的乳房往往较大;一侧后背隆起,腰部一侧有皱褶;一侧髋部比另一侧高。
6.经常摸摸孩子的脊柱。家长可以给孩子做一些简单的检查,如用手触摸脊柱的棘突,观察是否在一条直线上,或是让孩子立正后向前弯腰观察后背是否对称。如果经过简单的检查发现脊柱有异常,医院就诊。使用双肩背包。避免由于单侧肩膀长时间受力,造成双侧肩膀受力不平衡,而造成脊柱侧凸畸形。
7.保持正确坐姿。
8.经常做一些有助于预防脊柱侧凸畸形的活动。如单杠运动、脊柱体操运动和靠墙站立等,这样可有效地预防脊柱侧凸畸形的发生。
什么是脊柱侧凸?
脊柱侧凸是指脊柱向侧方弯曲大于10°为脊柱侧凸。
生理知识
人体的脊椎共分为五段: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及尾骨。脊椎是人体的中轴。从后面观察它是一直线,两侧的肌肉组织均匀发展,它支撑起全身,保持直立的姿势,让两侧的肋骨在呼吸时能平均扩开。更重要的是保护中枢神经,让两侧神经能正常输出和输入,不被压迫。
如果脊柱的某一段在前(额状)面上偏离中线凸向一侧,则称为脊柱侧凸(或侧弯)症。轻度的脊柱侧凸症,会使脊柱失去原有的平衡能力,容易产生疲劳及背痛,重者还可导致呼吸循环障碍,甚至影响到脊髓导致截瘫,是腰背痛常见病因之一。
好发年龄
从脊柱侧凸症发病机制来看,特发性脊柱侧凸发生于三个生长年龄阶段:
婴儿型:见于出生后至3岁,以男性较为多见,主要是左胸曲线,大多会自行消失,少数可发展成严重畸形。
儿童型:见于3—10岁,无性别差异,主要是右胸曲线。
青少年型:见于10岁至骨骼成熟年龄,女性发病多于男性。在生长最快时期,畸形发展也最快。主要是右胸、右胸腰曲线。
本期编辑:梁婷
昆明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贵州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