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最好的药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629059.html
说起带孩子,我们常常这样说:我是一把屎一把尿地把你拉扯大啊,由此可见把屎把尿的深入人心。在老一辈人当中,这种育儿方式在心中是有不可动摇的崇高地位的,但是现在很多新时代的宝妈又特别的反对这种行为,可以说把屎把尿还真引发了不少家庭矛盾。
把尿并不能养成宝宝定时排尿的习惯
早把尿,能帮孩子养成定时排尿的好习惯吗?答案是否定的。
婴儿的尿道括约肌、肛门括约肌要在3岁左右才能完全发育成熟,而这是人控制便尿的生理基础之一。所以,在此之前,孩子是没有能力完全控制排尿排便的。
孩子通常在两岁后,膀胱功能发育逐渐完善,这时他才能明白想要大小便时的身体感觉信号,这时宝宝才真正准备具备自己上厕所的能力。过早把屎把尿除了能省些尿布钱和给家长带来满足感以外,对孩子实在没有什么好处。
1岁以前,与其说把尿是训练孩子,不如说是训练家长找到孩子比较容易排尿的时间,比如吃奶后5~15分钟、睡醒后。
长时间给宝宝把尿的危害
1、对宝宝的脊椎不好
新生儿的脊柱是直的,到三个月会抬头时,颈椎前凸,形成了第一个弯曲;六个月会坐时,胸椎后凸,脊柱形成第二个弯曲;一岁会走路时,腰椎前凸———脊柱形成了第三个弯曲,这样才形成了人脊柱的自然弯曲。
如果把尿姿势的不正确,会增加骨骼发育不良的风险,发生脊柱侧弯、驼背等情况,影响孩子一生的健康。
2、宝宝的括约肌得不到锻炼,反而易尿频
家长频繁地给孩子把尿,会让孩子对大人的指令产生条件反射尿尿,而不是膀胱充盈刺激括约肌而反射排尿。由于缺乏憋尿的经历,其膀胱括约肌得不到锻炼,会导致膀胱容量小、憋不住尿,反而容易尿频。
由于把尿不容易掌握时机,把尿时间长了,孩子的肛门周围压力加大,会对娇嫩的肛门括约肌造成损伤。
3、不利于婴儿髋关节的发育,也容易造成婴儿脱肛、肛裂等现象
局部频繁把便,婴儿会频繁用力,加上自身控制肛门括约肌的韧带相对松弛,非常容易造成直肠黏膜经肛门突出的现象,也就是脱肛。脱肛又会造成婴儿排便时部分梗阻,增加排便费力程度,这又容易引发肛裂。
中国人痔疮发病率高,与幼时接受把尿、把便有一定的关系。
如何正确训练宝宝如厕
一般来说在宝宝一岁半的时候就该进行如厕训练了,在此之前脑部神经还不足以支配他的排便行为。不过每个孩子情况不同,孩子到底何时才能开始训练,可以根据这几个信号来判断。
宝宝大小便后给他穿上尿不湿时,他会感觉到不舒服或者想要摆脱了。
宝宝有自己排便的固定时间和习惯,每当感觉来临时,宝宝会有自己固有的姿势,比如神情专注,或者有固定时间,在某个时间内,就是宝宝生理需求的解决时刻了。
1、买个有吸引力的坐便器
每年因为使用大人马桶,而摔倒或者扭伤的宝宝不计其数,所以给宝宝买个合适的坐便器很关键。
2、绘本引导
对宝宝如厕训练前,妈妈可以先给孩子看一些相关的绘本,不但能够增强孩子的自我排便意识,还能开展亲子阅读,可谓一举两得。
3、恰当的表扬
对于宝宝做的好的时候,要及时给予表扬,不仅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还会使如厕训练更顺利更轻松。
4、不穿太复杂的衣服
宝宝都很贪玩,通常会等到憋不住的时候才告诉妈妈,本来就比较紧张,很难控制自己,如果再加上裤子怎么解也解不开等不必要的挫折,那么孩子就会觉得如厕训练很难。
需要提醒的是,男孩有段时间开始喜欢站着尿,而且乱尿,或看自己哪次尿得远。这是男宝宝的好奇心所致,父母不要责备,要抓住这一时机引导男宝宝站着尿。
明日节目预告
《中医教你巧防晒》
夏季烈日考验着娇嫩的皮肤,哪些人容易被晒伤、长晒斑?中医如何看待防晒?又有哪些防晒秘方?医院皮肤科主任中医师马丽俐,了解不一样的防晒秘密。精彩节目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