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之所以常见,与其繁多的诱因密不可分。例如年龄、性别、生活饮食习惯、个体差异及遗传等,均有可能是颈椎病的致病因素。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电脑等电子化产品的不断普及,长时间低头、伏案,俨然已成为众人的一个惯有行为动作,而期间存在的错误坐姿,通过日积月累,则会导致颈肩肌肉劳损、颈椎变形,最终诱发颈椎病。这也是为何,如今的颈椎病不仅在中老年人群体中较为常见和多发,青年人也逐渐加入到颈椎病患者大军当中的原因所在。
4月17日,贵州省知名脊柱外科专家、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博士罗春山,值守贵阳晚报“专家坐诊”健康热线,针对如何防治颈椎病的话题,与广大读者进行交流。
罗春山副院长(右)在为读者讲解颈椎病的治疗方法
罗春山副院长说,人体的颈椎并非笔直的,而是存在一个生理前屈的弧度,所以睡姿不当,甚至枕头不合适,都会导致颈椎曲度发生变化,让颈椎局部肌肉、韧带发生改变,产生局部失衡,最终诱发颈椎病。科学的睡姿,首先应保证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仰睡则是最为科学的一种睡姿,因为仰卧位能将头颈部置于枕头中间凹陷处,使枕头的支点位于颈后正中处,并与颈背部的弧度相适应,最终保持颈椎的正常生理曲度。如此也特别适合有颈椎或脊椎病痛的患者。
要挑选一个适合自身的枕头,也应遵循符合自身颈椎生理曲度的原则。罗春山副院长提醒,还要注意尽量选择质地柔软,透气性好的枕头。枕头的形态,则应以中间低,两端高的元宝形为佳,枕头高度一般在8至10公分为宜,最高不要超过15公分,最终达到仰卧枕高约一拳,侧卧枕高应为一拳加二指即可。
专家简介
罗春山,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博士,贵州省知名脊柱外科专家。
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结构和解决本专业复杂问题的经验,擅长脊柱(颈椎、胸椎、腰椎)骨折脱位,脊柱退变(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症),脊柱畸形(侧弯、后突),脊柱肿瘤、结核的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特别在脊柱疾病的微创治疗和重度脊柱侧弯的矫形手术方面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年获贵州省"百优医生"荣誉称号。
任亚太重建外科中国分部委员、SICOT中国分部脊柱微创专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全国青年委员,贵州省医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贵州省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贵州省康复医学会脊柱分会常委、贵州省骨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创伤杂志》特约编委,《贵州医药》编委。
坐诊时间:星期三上午
罗春山副院长
专家课堂是否手术
视情况而定
罗春山副院长说,颈椎病看似简单,其实该病也分很多种类,如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型颈椎病等。不同类型的颈椎病,其病症表现也有所不同,为此治疗方法也所有差异。
对此,罗春山副院长表示,治疗颈椎病常见方法可分为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两种。前者主要以牵引为主,辅以自主疗法、物理治疗、药物、中医传统疗法等方法,具体采用何种方法,则需要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而定。
后者则分为开放性手术和微创手术两种,主要针对如颈椎病保守治疗半年无效或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或神经根性疼痛剧烈,保守治疗无效;或上肢某些肌肉尤其手内在肌无力、萎缩,经保守治疗4至6周后,仍有发展趋势均为手术治疗的指征;以及确诊为脊髓型颈椎病的患者,由于该型的自然史显示症状将逐渐发展加重,因此一旦确定需及早手术治疗。
近年来,医院在贵阳已率先开展了微创经皮内窥镜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该手术具有局麻下可操作、创伤小(切口仅1公分)、费用低、术后即可下地活动等优势,并获得患者的一致好评。
专家课堂从坐姿入手
摆脱颈椎病
虽然颈椎病很常见,但却很少有人注意或是知晓,平时应该如何预防颈椎病。对此,罗春山副院长表示,预防颈椎病一定要从日常细节入手,具体可依照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应从坐姿入手,特别是对于需长时间保持坐姿的上班族和学生来说,一个正确的坐姿,是防止颈椎病发病的关键因素之一。
正确的坐姿应该首先尽可能保持自然的端坐位,头部略微前倾,期间保持头、颈、胸的正常生理曲线;期间,尚可升高或降低桌面与椅子的高度比例,以避免头颈部过度后仰或过度前屈;此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定制一面与桌面呈10至30度的斜面工作板,如此更有利于坐姿的调整。
其次,对于长期伏案者,应在半小时内,有目的地让头颈部向左右转动数次,转动期间应注意动作要轻柔、缓慢,幅度则应以达到该方向的最大运动范围为准。
当然,也可以换而选择夹肩运动,即两肩慢慢紧缩3至5秒钟,而后双肩向上坚持3至5秒钟,如此重复6至8次。或者还可借助两张办公桌,随即用两手撑于桌面,两足腾空,头往后仰,每次坚持5秒钟,重复3至5次。
同时,最好不好长时间低头看手机、平板电脑等事物,如此不仅极易引起视力疲劳,甚至诱发屈光不正,而且对颈椎的损伤也较大。为此,针对低头族来说,至少30分钟,就应抬头远眺。
在天气寒冷时,由于受外部冷空气刺激,人体颈部肌肉的血液循环会减慢,同时代谢物质排泄也会出现缓慢的情况,此时如果不注意护颈,就很容易就导致颈椎受寒,增加颈椎病发病的几率。为此,每逢寒冷天气时,一定要做好颈椎的保暖工作,如加带围巾等。
接听电话期间,即便再繁忙,也要尽量避免侧着头用耳朵与肩膀夹电话的行为,因为如此会压迫周边机体的血管和神经,造成颈部肌肉收缩,久而久之,就有可能导致颈椎炎症的发生。
专家课堂远离颈椎病
做做保健操
罗春山副院长说,除了外伤而外,多数颈椎病都存在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所以要想远离颈椎病,常做颈椎保健操也是很有必要的。具体动作如下:
准备姿势:自然站立,双目平视,双脚略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叉腰。
第一节:先将颈部缓慢向左侧屈,停留片刻,再缓慢向右侧屈,停留片刻。期间要注意,动作要舒展、轻松、缓慢,以不感到难受为宜。
第二节:先将颈部缓慢转向左侧,停留片刻,再缓慢转向右侧,停留片刻,此动作以不感到头晕为宜。
第三节:先将下颌内收,同时头用力向上顶,停留片刻,再放松还原到准备姿势。
第四节:先将头颈向左前,然后缓慢向右作绕环动作,回到准备姿势然后,反方向做同样动作。
第五节:先将头颈向左旋转,同时左手经体前伸向右肩上方,停留片刻,还原到准备姿势。然后,反方向做同样动作。
第六节:先将头颈向左侧弯,同时左手经头顶上方去触碰右耳朵,停留片刻,还原到准备姿势。然后反方向做同样动作。
第七节:先低头含胸,两臂在胸前交叉,尽量伸向对侧,左臂在上,然后挺胸,两臂展开尽量外旋,肘屈曲与肩相平,同时头颈向左旋转,眼睛看着左手,停留片刻,还原到准备姿势。然后,反方向做同样动作。
在此要注意的是,上述七个动作小节,均以5至10次为一个循环。
互动问答手麻并非
都是颈椎病
问:最近我总是手麻,严重时拇指甚至无法自由弯曲。听说手麻是颈椎病引起,请问是这样的吗?
专家罗春山:虽然颈椎病会引起手麻的症状出现,但并非手麻就一定是颈椎病引起。从您描述初步判断,多与腱鞘炎有关。该病症常见的表现之一,就是拇指伸直后弯曲困难,亦或是弯曲后再伸直困难。
与此同时,还是建议医院明确诊断,接受有针对性的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互动问答长期低头
当心颈椎变形
问:我年轻时经常低头织毛衣,最近体检,发现颈椎竟然变直了,没有了原先的生理曲度。虽然这并不相应我的正常生活,但我总是对此有些担心。请问针对我这样的情况,有必要进行治疗吗?平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专家罗春山:通常情况下,颈椎是呈现一个弓形,但如果在日常生活中,长时间保持一个低头姿态,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颈椎周边肌肉的作用下,是会逐渐导致颈椎的弓形逐渐趋于直线化。此时如果还不注意,则会导致颈椎的生理曲度进一步变化出现反曲的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颈椎一旦发生变形,是很难在恢复至原状的。但如果没有影响正常生活,那就没有必要进行特殊治疗。针对此类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只需注意适当参加一些体育锻炼,通过运动来保持颈椎活力,同时可减少因长期低头而加重病情的情况发生。
互动问答颈椎周边常发麻
怎么治疗
问:我今年82岁,最近右侧肩膀靠近颈椎的部位时常发麻,一般持续约1分钟左右,但双手并没有麻痛感,也没有遭受骨折等外伤,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专家罗春山:可引起该患者上述不适症状的原因较多,如椎间盘源性、软组织源性、骨源性、慢性劳损等。而患者手部并没有发现异常,如此便可排除椎间盘源性的原因。
同时,患者并没有遭受外伤,且在患处周边并未出现骨折,那又可排除软组织源性、骨源性两个原因。
如此再依据患者系一名82岁的老人,在时间的作用下,出现慢性劳损的几率是很大,同时其发病时间较短,麻胀感仅持续约一分钟,综合看来可初步判断,引起患者不适症状的原因,应多与慢性劳损有关。
在此也建议,此类患者应在出现类似症状时,医院明确诊断。一旦确诊,可通过理疗、合理休息,以及适当锻炼来最终缓解、消除病患。
互动问答手莫名无力
应尽早就医
问:我是一名上班族,平时用电脑比较多。最近却发现我的左手会间断性地出现无力的情况,有时候左手甚至拿不住水杯。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专家罗春山:40多岁人群一旦患上颈椎病,往往伴有双手麻木、无力。但如果不是长期存在,仅间断性的出现,那可能与颈椎病的关系不大。
同理,一些脑梗塞、脑出血患者,也会出现上肢无力的情况,但在未经过系统治疗的情况下,这样的症状是不可能自行恢复的。
所以针对该患者的情况,建议其尽早就医,通过相应的系统检查来明确诊断,以免延误病情。
记者田坚王杰
编辑尚敏
编校王欣
签发陈洁
田坚王杰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