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建洪主任值守贵阳晚报健康热线脊柱结

时间:2020-12-12 19:46:11 来源:脊柱后凸

田建洪值守《贵阳晚报》健康热线

8月6日,医院脊柱科主任、主任医师田建洪值守贵阳晚报“专家坐诊”健康热线时表示,脊柱结核是由结核杆菌感染脊椎骨关节引发的,以脊柱结构破坏出现畸形,甚至瘫痪的致残性疾病;该病本身一般不会传染,但极易让免疫力低下者感染。

田建洪主任说,结核杆菌主要随空气经呼吸道侵入体内,但进入人体的结核杆菌并不会让人人都发病,只有当身体虚弱、免疫力低下时才可能发生结核病。期间,有的结核杆菌侵入咽喉部,会发展成为颈部淋巴结结核;有的到肺部形成肺结核;有的经消化道侵入,引起肠道结核甚至腹腔结核。当结核杆菌感染骨科关节时,就会诱发各种骨科结核。

田建洪主任表示,骨科结核是仅次于肺结核以外发病较多的结核病,当中发病最多的就是脊柱结核。若脊柱结核造成脊髓神经出现严重破坏,会导致不可恢复的终身瘫痪,这也是脊柱结核相比其他部位结核的可怕之处。

需要注意的是,与开放性肺结核不同的是,脊柱结核本身一般不会传染,但极易让免疫力低下者感染。当中,特别是营养状况较差、长期服用激素、免疫抑制剂,以及糖尿病患者和HIV患者等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在结核杆菌的作用下,就很容易导致脊柱结核出现。

要想远离脊柱结核就要避免免疫力低下。田建洪主任表示,营养支持是治疗结核病的基础,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应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适当多摄入一些如奶类、蛋类、鱼虾、瘦肉、豆制品等高蛋白食物,以及富含维生素的饮食。同时,做到食物品种多样,避免偏食,粗细适当搭配食用。

对于已经患上脊柱结核的患者来说,除了要保证饮食营养外,还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口服抗结核药物,并接受针对性治疗。

01

脊柱结核治疗要趁早

田建洪主任说,脊柱结核发病病程较长,具有一定的隐匿性,常表现为不明显红肿或仅有轻微的疼痛。因此,有的患者会将这些不良病症当成是慢性腰肌劳损或腰扭伤来诊治,进而延误病情。

同时,如果没有及时治疗脊柱结核,被该病灶所困扰的脊柱神经,会因长时间受压受损,相继出现支配的肌肉瘫痪。甚至有的患者还会遭遇迟发性瘫痪,即在几年甚至十几年后再次出现瘫痪。

建议当长期出现不明缘由的腰腿疼痛或胸背痛时,医院接受X线、CT、MRI(磁共振)等一系列检查,如发现存在脊柱结核后,就一定要尽早医院诊疗。

02

术后康复应量力而行

田建洪主任说,就目前来说,对于存在脊髓受压伴神经功能障碍、脊柱稳定性破坏、严重后凸畸形的脊柱结核患者来说,单纯依靠药物治疗无法彻底摆脱疾病困扰,期间还需要依靠手术治疗。

田建洪主任表示,手术治疗的目的是清除结核破坏的病灶,消灭结核菌继续生存的环境,解除脊髓神经的压迫,纠正或预防脊柱后凸畸形,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恢复脊柱的支撑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术后一般提倡患者应卧床休息2至3个月,但不代表此类患者就不能动,因为术后的康复治疗对于后期病情的好转也十分有帮助。

田建洪主任建议,在术后康复期,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自己身体情况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期间要注意不同部位、不同手术方式,应采用相应不同的锻炼方式。比如,手术后尽早在床上进行四肢的关节运动和肌肉力量锻炼,以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同时,对于手术后早期下地的患者,应在腰围、颈托或者支具的保护下,由家人搀扶下行走、杵拐行走,逐渐发展到独自行走、长时间行走,再练习下蹲、甚至游泳、慢跑等,但不要做经常弯腰、扭腰旋转等高危动作。当然,具体的运动方式、频率和强度,还是应根据实际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03

预防为主降低感染率

田建洪主任说,诱发脊柱结核的结核杆菌,主要随空气中的微尘被吸入而侵入人体。

所以,减少空气中结核杆菌的存在,对于预防脊柱结核等结核病十分重要。

田建洪主任强调,空气中的结核杆菌主要来自患有肺结核的病人,在排菌期,这些病人只需随地吐一口痰,便有可能让痰液中的结核杆菌跟随着空气传播。

因此杜绝随地吐痰,养成文明的良好卫生习惯,是从源头上减少结核感染率的一种有效预防手段。

其次,就是要注意个人的饮食卫生,如做到饭前便后勤洗手等。

此外,对于婴幼儿来说,能否按时接种结核菌疫苗,对于预防脊柱结核等结核病也具有相当大的作用。

同时,应该每年进行肺部检查,降低脊柱结核等结核病的发病风险。

04

读者提问专家解答

读者:双手手指粗大与脊柱结核有关吗?此外,有可能是由于结核导致的吗?

专家田建洪:脊柱结核主要作用于患者的腰背部,会引起腰部和胸背部出现明显疼痛感。所以,可以肯定手指粗大多与脊柱结核无关。

但要注意的是,由于结核杆菌是可以通过入侵人体各个骨关节,从而诱发骨科结核,所以单从您简单的描述,还不能排除手指是否存在骨关节方面的结核。此外,如肢端肥大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也可能诱发手指粗大。

医院接受系统检查,明确病因后才能对症治疗。

读者:我父亲今年50多岁了,年轻时曾患过肺结核,目前又时常腰痛,事后被诊断为腰肌劳损。但随着病情的加重,我父亲已经出现了行走困难的情况,为此他开始怀疑自己的病不单纯是腰肌劳损这么简单,很可能存在脊柱结核。请问这两者该如何区分?

专家田建洪:从临床表现上来看,腰肌劳损和脊柱结核的确存在一定的相似点,如同样存在腰腿疼痛等。但腰肌劳损的发病存在一个轻重缓急,有时重有时轻,脊柱结核则不然,一旦发病该病灶就一直存在,期间若没有经过科学治疗,病痛只会越来越重,且持续存在。

在医院进行抽血、CT及MRI(磁共振)等系列检查,明确病因后才能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读者:我父亲患有脊柱结核,一直依靠抗结核药物治疗。最近体检时发现,他的尿酸出现了明显增高,家人一直很担心,怕脊柱结核还没治疗好又患上痛风。请问该怎么办?

专家田建洪:就目前来说,大多抗结核药物都会促使人体生成尿酸,引起尿酸增高,但只要药物一停,尿酸就会自然恢复到正常值,所以不必过于担心。

但要注意,脊柱结核患者通常接受药物治疗的时间至少是1年,多则2年,在此期间,建议此类患者应注意自身饮食结构,尽量少吃嘌呤含量较高的食物。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多喝水,有必要时可适当多饮弱碱性的苏打水等,如此有助于将体内多余的尿酸排出体外。

读者:我今年73岁,近半年来时常感觉上背部疼痛,但平时走路、吃饭、睡觉都不会被影响。请问这是否是由脊柱结核造成的?

专家田建洪:从您所述的情况初步看来,不属于脊柱结核的典型症状,这可能多与缺钙引起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有关。医院做一个骨密度检查,看是否存在骨质疏松,若被确诊,则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科学补钙。

专家简介

田建洪,医院脊柱科主任、主任医师,贵州省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贵州省脊柱脊髓专业学会常委,贵州省骨科中西医结合专业学会委员,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从事骨科临床30余年,擅长骨科创伤、脊柱结核、颈腰椎疾病的诊治。开展骨科结核手术超过例,骨关节结核手术居省内首位,脊柱结核前路手术技术已达同行领先水平。

坐诊时间:周一、周三、周五(上午9点至下午16点)

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sqbo.com/hbwh/10141.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